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清三代粉彩瓷器成为拍场高记录

时间:2017-09-07 20:56

  粉彩瓷器是清代景德镇的重要品种和主流产品之一。它初创于清康熙晚期,盛行于雍正和乾隆时期,其中雍正时期的官窑粉彩瓷器足以代表整个清代粉彩的制作水平。从整体看,雍正朝景德镇官窑瓷器的胎体洁净、釉色滋润、制作规整、造型秀丽、图案精美,烧造达到了历史上的高水准。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粉彩瓷的彩绘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

  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这是景德镇陶工们的一项新的创举。经研究化验,所谓“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因此博得“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

  清雍正时期,粉彩进入鼎盛时期,其造型多样,装饰纹样丰富,绘制精湛。造型上无论是餐具、文具还是陈设品都很优美,一改康熙时古拙厚重之感。大型器规整不变形,小型器各部位处理严谨得当,反映当时制作技巧的高超。装饰图案常见山水、人物、花草、虫蝶纹等。施彩柔丽,构图疏雅简洁,纹饰纤柔,绘制工细,画风深受恽南田没骨法的影响,达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

  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有:“雍正花卉纯属恽派,没骨之妙可以上拟徐熙,草虫尤奕奕有神,几误蝇欲拂……”。陈浏《陶雅》有:“雍正官窑大小盘、碗白胜霜雪,既轻且坚,上画彩花数朵,每一朵横斜萦拂,袅娜多姿,笔法绝不板滞”的评价。

  外松石釉内粉彩宝相花卉纹盘,盘口外撇,弧形壁,圈足。胎质细洁,釉面盈润。外壁施松石绿釉为地,匀净厚润,清雅明快。口沿描金一周。盘心留白绘以变形宝相花相簇,纹饰规整,绘制精细,布局疏密有致。盘内沿口与盘心之间绘以胭脂红粉彩变形如意云头纹一圈,以求布局过渡分明。盘外底施白釉,中央以青花书六字年号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端庄规整,布局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绘画细腻精美,缠枝花卉纹饰婉转多姿,工艺精湛绝伦,金彩璀璨夺目,诸彩绚丽浓妍,彰显出皇家富丽堂皇的至尊气质,精致非凡,珍贵稀有。

  清三代粉彩瓷器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2002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清雍正粉彩蝠桃“福寿”纹橄榄瓶以4150万港元价格成交,被业内人士称为粉彩瓷器拍卖的分水岭,至此以后粉彩瓷器的价格稳步攀升。2008年香港佳士得清乾隆御制粉红地粉彩轧道蝴蝶瓶拍出5330万港元,2009年北京保利清雍正柠檬黄地洋彩花鸟宝瓶纹六方瓶拍出6776万元,到了2010年,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一举创下5.5亿元的高记录。

  业内点评:2010年秋拍入围中国艺术品前100名的瓷器中,绝大部分是清粉彩和珐琅彩,而其中创造高价的几件瓷器,不论是镂空工艺,还是锦上添花技法都是清鼎盛时期奢华繁缛的代表性作品,一举突破的市场价格会使这类作品在接下来的拍卖中保持良好的市场关注度。

  粉彩瓷的历年成交价格:

  2014年,粉彩山水楼阁如意万代耳琵琶尊——2800万;

  2014年,黄地粉彩缠枝花卉贲巴瓶——608万;

  2014年,粉彩胭脂红山水人物图灯笼瓶——2580万;

  2004年,清乾隆 胭脂红地轧道锦纹粉彩——3440万。

  近来,粉彩瓷器在拍卖市场也成为一大亮点。如一件清嘉庆年间的胭脂红地粉彩通景双耳大瓶,估价120万至18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548.21万元。一件“清乾隆粉彩八仙过海图盘口瓶”以5280万元成交,创造了国内瓷器拍卖有史以来的高记录。

  农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