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字画的未来价值还会上涨吗,本公司多年以来长期大量征集精品苏东坡字画,如果您手上有类似藏品需要出手、鉴定欢迎来电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
早期代表作为《治平帖》,笔触精到,字态妩媚。中年月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其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转变而转变,跌宕升沉,威风凛凛特殊而又一气呵成。苏轼存世书迹代表作有《治平帖》、《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祭黄几道文》等。苏东坡善于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有人说他画竹完全不按通例,却如竹之初生,平地拔起。作画不受羁绊,开创了文人画这一中国绘画上的新门派。然而因其在党争之中受到,他的字画和诗集大部分被销毁,因此存世的画作不多。传世珍品仅存两幅,《枯木怪石图》已于抗战时期流入日本。《潇湘竹石图》为国内苏轼作品孤本。近千年来,《潇湘竹石图》辗转漂浮,后被中国美术馆珍藏。“美术馆珍藏的这幅苏轼孤本价值连城。现在艺术品市场上,宋代书法就拍出了几个亿,若是《潇湘竹石图》要是现身拍卖行,起价就会凌驾4个亿”。
近几年苏东坡字画同类藏品拍卖成交记录:
藏品名称:范曾1987年作苏东坡像镜片
估价50.00到50.00万---成交价:RMB61.60万---成交日期:2011年7月21日
藏品名称:张大千苏东坡像镜心
估价100.00到120.00万---成交价:RMB110.00万---成交日期:2006年5月12日
藏品名称:林散之苏东坡词卜算子·咏雁手卷
估价28.00到40.00万---成交价:RMB56.00万---成交日期:2010年7月18日
藏品名称:陈继儒行书苏东坡《节饮食说》手卷
估价60.00到80.00万---成交价:RMB92.00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15日
藏品名称:何绍基行书苏东坡诗
估价25.00到35.00万---成交价:RMB58.24万---成交日期:2009年12月19日
藏品名称:范曾1981年作苏东坡像立轴
估价70.00到80.00万---成交价:RMB82.80万---成交日期:2011年12月2日
藏品名称:林散之苏东坡词卜算子·咏雁手卷
估价28.00到40.00万---成交价:RMB56.00万---成交日期:2010年7月18日
藏品名称:赖少其1989年作苏东坡诗意图镜框
估价50.00到70.00万---成交价:RMB82.80万---成交日期:2011年6月11日
藏品名称:张大千苏东坡赤壁后游图立轴
估价180.00到220.00万---成交价:RMB207.00万---成交日期:2016年6月5日
藏品名称:何绍基丁卯(1867)年作苏东坡诗四屏镜片
估价50.00到80.00万---成交价:RMB57.50万---成交日期:2014年6月16日
苏东坡字画哪里可以变现
众人对苏东坡的诗词、书法作品耳熟能详,东坡故事亦是家喻户晓,古今中外仰慕苏东坡的人更是不行胜数。然而这位北宋大文豪的画作,撒播在世的却是凤毛麟角。公认的东坡画作真迹只得两三幅。一是《潇湘竹石图》,藏于中国美术馆;一幅是佳士得此次征集到的《枯木怪石图》,在私人珍藏手中;另传台北故宫亦有一幅。
苏东坡字画值钱吗,据相识,佳士得已经让一些藏家及专家鉴赏此作,此前有新闻称现在估价暂定于4.5亿港币。《枯木竹石图》又名《枯木怪石图》、《木石图》,无款,画上有米芾、刘良佐题诗,以宋人纪录苏轼的画风看,被认定是苏轼的作品。此件作品是苏轼任徐州太守时,在(今安徽省)萧县圣泉寺创作的一件纸本墨笔作品,画心纵26.5cm横50.5cm。
苏东坡字画怎么能拿到去拍卖
元丰四年友人为他征来一片荒地,他躬耕于此,除了莳植蔬果,还莳植了大量的茶树。他在《问大冶父老乞桃花茶栽东坡》云:“磋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艺。”也正由于这片土地,历史上以后有了“东坡居士”的称谓。他曾在《水调歌头》中形容饮茶之喜欲登仙:“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尖回,叫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从许多撒播有序的书帖中都能看到东坡对茶事的交接,他饮遍天下名茶“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对煮茶之水要求甚高“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
苏东坡字画图片欣赏,精练明晰的画面上,怪石盘踞左下角,石状尖峻硬实,石皴却盘旋如涡,周遭相兼,即怪又丑,似快速旋转,造成画面的运动感,更能显出此石顽强的生涯力。石后冒出几枝竹叶,而石右之枯木,愚昧盘折,威风凛凛雄强,“怪怪奇奇”,于笔意盘旋之中,凝聚成一团耿耿不平之气,更有一股浩然气脉,由石而树、由树干而树梢,扭曲盘结。直冲昊天。枯木用笔迅疾、取势不惑,画心枯淡盘旋,墨色转变无限。运用书法之笔法,飞白为石,楷行为竹,随手拈来,自成一格。作为艺术家,苏轼在绘画上不落前人之窠臼,不拘昔人之绳墨,强调体现自我,有所创新。提倡“士夫画”,品评院体之匠气。强调神韵,不拘形似,真诚抒发胸中意趣。再观共文、其书、其人,诚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