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耳香炉现在估价多少钱,本公司多年以来长期大量征集精品如意耳香炉,如果您手上有类似藏品需要出手、鉴定欢迎来电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
提及香炉,自然使人遐想到宣德炉。就中国来说,释教和玄门与香的关系较为亲近。香炉作为焚香祭祀的主要盛具,在古代自然就有主要职位。宣德炉其被人誉为铜制艺术的“后盛宴”,名噪一时。只管后世均有仿制,但明宣德炉的职位一直无法撼动。由于宣德炉是鼻祖,尔后人珍藏对之又趋之若鹜,自明代宣德年起就先仿造,到明末形成仿造岑岭,直到清代各阶段后至民国一直有仿品。现在珍藏界公认的宣德炉有6个,4个在台北故宫博物院,2个在西安故宫。
香炉是昔人的焚香用具,千百年来,在我国民间广为撒播。自上个世纪90年月,继宜兴紫砂壶之后,宣德炉成为艺术品市场新宠。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的珍藏者竞相高价收购,价格高达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比上世纪六七十年月上涨了千余倍。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铸造的焚香用具,通常用于宫廷、寺庙、显贵之家烧香、拜佛、祭祖神。宣德炉基本形状为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了”形耳或兽形耳,铭文年款多在炉外底部,与宣德瓷器款相似。如“宣”、“宣德”、“宣德年制”或“明宣德年制”。
近几年如意耳香炉同类藏品拍卖成交记录:
藏品名称: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嵌宝瑞兽香炉
估价200.00到300.00万---成交价:HKD236.00万---成交日期:2006年10月8日
藏品名称:清中期白玉双耳活环香炉
估价60.00到80.00万---成交价:RMB78.40万---成交日期:2008年6月7日
藏品名称:铜胎掐丝珐琅香炉烛台(一组)
估价600.00到600.00万---成交价:HKD65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月15日
藏品名称:清十九世纪白玉双狮活环耳香炉
估价60.00到80.00万---成交价:HKD86.00万---成交日期:2009年12月1日
藏品名称:清乾隆御制鎏金铜嵌宝石香炉
估价250.00到300.00万---成交价:HKD437.60万---成交日期:2005年10月23日
藏品名称:清乾隆饕餮纹连盖白玉香炉
估价160.00到190.00万---成交价:RMB184.00万---成交日期:2016年5月16日
藏品名称:三香炉
估价1200.00到1200.00万---成交价:RMB3520.00万---成交日期:2015年6月29日
藏品名称:张春明和田白玉籽料如意耳香炉
估价150.00到180.00万---成交价:RMB207.00万---成交日期:2014年6月3日
藏品名称:明晚期台几式铜香炉
估价120.00到160.00万---成交价:RMB184.00万---成交日期:2013年5月11日
藏品名称:清乾隆斗彩福寿香炉
估价150.00到200.00万---成交价:RMB230.00万---成交日期:2014年10月24日
2018年如意耳香炉价值鉴定
此炉不仅整体造型完善大方,而且局部雕琢也一丝不苟,既精准合度,又生动传神。三是狮子的雕饰,显示了此炉的尊贵品级。炉身一共镌刻了九只狮子,其中炉盖雕五狮,双耳上各雕两狮。九和五是我国古代帝王专用的数字,所谓“九五之尊”,即专指帝王的尊位。充实显示了此炉的尊贵职位:它不是一样平常的黎民用物,而是皇家的尊贵陈设,在礼制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也唯有皇家才气享用这样的陈设。综上可见,这件香炉无论是造型、雕工,照旧选料与品级,皆堪称一件有数难堪的翡翠艺术珍品。
如意耳香炉市场价值,提起珍藏中的“憾事”,袁镠青现在想来仍有些追悔莫及。2005年西安一拍卖公司上拍一件如意耳宣德炉,由于事情忙碌袁镠青便请朋侪资助去现场举牌,结果只差一口价与其失之交臂。“现在看来,无论是从造型、皮壳颜色、压手感、款规整与否几个方面来看,那件炉都是一律形制里好的。”
2018年如意耳香炉的市场价格
明代宣德铜香炉,依附奇异的冶炼要领、晶莹的质地、古朴典雅的造型以及存世数目的希罕,成为香炉中的珍品,备受珍藏家的青睐。近年来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价格一起攀升。2003年,嘉德专场拍卖珍藏家王世襄31件宣德炉藏品,共拍出1179.2万元,其中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炉”拍出166万余元。
如意耳香炉交易价格,事实上,英国持宝人由于有眼无珠,“怠慢”甚至“”中国古董早已不是回了。据报道,多塞特郡的一对老匹俦50年来一直将家中的一只旧花瓶看成“立伞架”,专家经鉴定后以为,这件“破家什”竟是中国清代乾隆年间的一只灯笼瓶,十分希罕珍贵,甚至比他们家的屋子还值钱!2010年2月,这件被“隐藏”了半个世纪的传世珍品由英格兰“公爵”拍卖行果真拍卖,后以75万英镑成交。
如果哪位藏家想知道如意耳香炉在哪里成交的、成交价格等交易详情,作为估价的参考依据, 可以与本人联系(联系方式在上方) 多年来一直为客户办理私人洽购,成绩斐然。我们的私人顾问团队博学洽闻,对市场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