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方从义字画拍卖咨询,本公司多年以来长期大量征集精品方从义字画,如果您手上有类似藏品需要出手、鉴定欢迎来电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
秦祖永,号楞烟外史,清代画家,工诗古文辞,工书善画,以山水见长,宗法王时敏。金匮(今江苏西安)诸生。着有《画学心印》、《桐阴论画》、《桐阴画诀》和《桐阴馆诗草》。是作有其题签:"元方方壶墨笔山水小幅,神品,桐阴馆藏"。罗振玉,字式如、叔蕴、叔言,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松翁。浙江上虞永丰人(画幅左下钤有"上虞永丰乡人罗振玉字叔言亦字商遗"的图章)。中国近古学的奠基人。
西安翰海2018春季拍卖会昨天收槌。全部9个专场的拍卖,以总成交2.4亿元平稳收槌,这一业绩符合预期。
翰海拍卖负责人表示,在各个板块中,均体现出成交价格与市场行情和作品价值的对应性。竞价和成交情况反映出当下收藏市场在审美品位和价值评定上,更为认真谨慎和多元化。因整体定位和市场行情的双重因素,本场春拍未有天价“明星拍品”和逆势上扬的“冲高板块”,但整体表现平稳,重要作品成交喜人。
近几年方从义字画同类藏品拍卖成交记录:
藏品名称:当代徐汉棠砂四方壶
估价35.00到50.00万---成交价:RMB51.75万---成交日期:2011年6月7日
藏品名称:方壶山水立轴
估价30.00到30.00万---成交价:RMB50.40万---成交日期:2008年6月7日
藏品名称:清乾隆青花龙凤云蝠纹鸠耳方壶
估价3000.00到4000.00万---成交价:HKD4453.75万---成交日期:2017年4月5日
藏品名称:清初若思款泥绘方壶
估价80.00到100.00万---成交价:RMB178.25万---成交日期:2013年9月8日
藏品名称:清铜胎掐丝琺瑯开光御制诗文方壶
估价160.00到280.00万---成交价:RMB179.20万---成交日期:2009年1月11日
藏品名称:清十八世纪黄玉方壶
估价90.00到120.00万---成交价:HKD212.00万---成交日期:2016年4月6日
藏品名称:清雍正仿官釉贯耳方壶
估价200.00到300.00万---成交价:HKD290.00万---成交日期:2012年11月28日
藏品名称:方从义云树流泉图立轴
估价150.00到200.00万---成交价:RMB1736.00万---成交日期:2009年12月6日
藏品名称:清雍正仿官窑贯耳六方壶
估价40.00到60.00万---成交价:HKD71.70万---成交日期:2004年4月26日
藏品名称:清乾隆白玉饕餮纹双象耳方壶
估价300.00到400.00万---成交价:RMB345.00万---成交日期:2016年6月7日
方从义字画的成交价格是多少
古代书画专场,方从义《山居春霭》356.5万元成交;张宗苍《蓬莱仙岛》241.5万元成交;佚名《唐人写经》230万元成交,均大幅超出估价。法书楹联专场开拍之时已是午夜,160件作品取得的成交率。
方从义字画价格及图片,近现代书画一专场,15.5平尺的潘素《万山红遍》以166.75万元成交,此作是根据《沁园春?长沙》词意而创作的金碧山水,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题,全作无处不在的红色元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的艺术印象。另一件大尺幅佳作—马晋《神骏图》以113.85万元成交,此作达15.9平尺,工笔极为细腻,卧马的毛鬃描绘得细致入微,通身又有真实的光泽感和质感。亚明《山高恨云低》460万元成交,董希文《敦煌菩萨像》80.5万元成交,均为本场佳绩。
方从义字画放心交易去哪里
是幅上钤谢淞洲(清)、秦祖永(1825到1884)、罗振玉(1866到1940)、张大千、王季迁(1906到2003)之收传印。谢淞洲,字沧湄,号林村,长洲(今江苏苏州)布衣,清初收藏家,雍正初年受命鉴别内府所藏,借机以所画山水进呈,得蒙嘉奖。能诗,工书、画,山水学倪黄,兼具宋人遗韵,疏爽有致。《晚晴簃诗汇》(徐世昌,字卜五,号菊人,民国大)收录其诗作三首。是幅有谢氏"谢林邨氏珍藏书画"、"林邨隐居"、"青笠绿蓑斋藏",其中"青笠绿蓑"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方从义字画展销,方从义,字无隅,号方壶子。江西贵溪人。上道宫道士,晚居金门之小洞天,遂号金门羽客。擅山水,法董(源)巨(然),苍莽沉郁,气象伟岸,代表作有《神岳琼林图》(今藏台北故宫)、《武夷放棹图》、《山水卷》(皆藏西安故宫)等。又好作云山,法米南宫、高房山,而以性灵自运,淋漓恣肆,逸气满纸。代表作有《山阴云雪图》、《高高亭图》(皆藏台北故宫),本场《潇湘秋暮》轴即此类作品。纯水墨,前作溪岸烟树,奔泉出谷,隔岸数峰为秋雨浸润,浑厚华滋,至今若湿。山脚云烟涌动,与溪水一色。其画法与西安博物馆所藏方壶《白云深处图》极为相似,皆以淡墨渍染山石,以较浓墨点染云树,枯枯湿湿,融洽而有变化。笔墨简约而气象雄远,浑厚雅逸兼而有之。其不同处《白云深处》用圆笔,《潇湘秋暮》则用方笔,笔法稍变而意韵正同。可见其既不囿于古法,又不囿于己法,是个始终求变,不断进取的艺术家。故所见其作品,几乎无一雷同,的是高手无疑。本幅上方有同时滕远、徐达左、释密印、徐太虚等题识,儒、释、道合于一幅,亦当时三教合一之时尚。其中徐达左是苏州文人,交游极广,与倪云林友善,云林尝于其苏州光福之湖边幽居小住,为其所作《耕渔轩图》卷为一时名作。徐氏在本幅题五绝一首,与书法同其清逸。滕远诗书甚豪,"奇思合变化,疑有神龙来。"释密印诗"数声林外磬,遥逐晚风来。"自是禅家趣味。徐太虚"人在蒹葭里,燕鸿正未来。"亦清虚悠远,与其身份同调。诗画同赏,令人心神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