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武城县隶属山东省德州市,西汉初设东武城县,西晋太康中(约计284年)去“东”字,改称武城县。
武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北边陲,鲁西北平原,京杭大运河东岸。东经115°51'至116°17'、北纬37°03'至37°23'之间。全境南窄北阔,西南到东北较长,东西宽27公里,南北长33公里,面积748平方公里。武城县属亚洲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冷热干湿变化明显,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武城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孔子高徒子游曾为武城宰,弦歌而治,传道授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孙伏伽就是武城人,先后共诞生过16位文武状元,历来享有"历史名城、运河明珠、弦歌古郡、状元之乡"之美誉。武城民营经济优势突出,产业特色鲜明,培育起汽车零部件、玻璃钢中央空调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三大特色产业,先后荣获全国第一个玻璃钢县、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城、中国民族毯业城、中国辣椒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武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北边陲,鲁西北平原,京杭大运河东岸,隶属德州市。东经115°51'至116°17'、北纬37°03'至37°23'之间。东邻黄河故道,与平原县连接;南和夏津县交界;西、北两面隔卫运河,同河北省故城县相望;东北濒四女寺减河,与德城区为邻。全境南窄北阔,西南到东北较长,东西宽27公里,南北长33公里,面积748平方公里。
武城县属于典型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南高北低,形似盆碟;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度在30.5—21.8米之间,自然坡降为1/6000。历史上黄河多次变徙流经武城,加上卫运河冲积,遂形成高、坡、洼相间的地貌类型。其中高地占44.4%,坡地占24.3%,洼地占31.3%。其中恩县洼是卫运河最后一个滞洪区。
武城县地处海河水系卫运河流域,境内河流属过境河与季节性间歇河。西、北两面有卫运河、四女寺减河,中间六五河贯穿全县,旧城河、六六河、利民河等支流交错,互相连接,形成排灌骨干水利系统。卫运河是海河南系最大的行洪河道,亦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漳河和卫河两大支流组成,自老城镇吕洼村入境,流经老城、甲马营、鲁权屯、四女寺等镇,至四女寺水利枢纽,长度达62.5公里。四女寺减河是卫运河的主要分洪河道,从四女寺水利枢纽南分洪闸开始至聂官屯大桥进入平原县,流经武城5.5公里。六五河全长71.8公里,流域面积1065.8平方千米,排涝流量129.8立方米/秒。旧城河全长45千米,境内长34.9公里,以陈公堤为界分为两段,堤上旧城河全长15.5公里,县境内长5.5公里;堤下旧城河全长29.5公里,流域面积217平方公里,排涝流量49.9立方米/秒。六六河全长18.6公里,流域面积153.4平方公里,排涝流量39.1立方米/秒。利民河全长22.7公里,流域面积2052平方公里,排涝流量46.2立方米/秒,其支流有东、西、南、北、中五条,较大的支流有东支和北支。
武城县属亚洲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冷热干湿变化明显,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季145天,达4个半月以上,夏季105天,有3个月之多,春秋季各2个月左右;有“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时有气象灾害发生。县内气候条件大致相同。多年平均气温13.0℃,1月平均气温-2.8℃,极端最低气温-21.6℃(1981年1月26日);7月平均气温26.7℃,极端最高气温39.3℃(1972年7月5日)。最高月均气温26.7℃(7月),最低月均气温-2.8℃(1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9.5℃。年平均无霜期19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488.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86.5毫米,年平均降雨62.2天,年最长连续降水日12天,降雨量为58.3毫米,年最长无降水日107天。极端年最大雨量996.9毫米(1990年),极端年最少雨量315.0毫米(198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7月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