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吴堡县,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5000多年前,这里绽放出灿烂的人类文明之光——龙山文化。金正大三年(1226)升吴堡寨为县,始定名吴堡县。
吴堡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榆林市东南部,与山西省柳林县、临县隔河相望。县境东西宽26.8公里,南北长30.4公里,土地总面积420.85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627—1204米,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均降雨量为444.1毫米,年平均气温11.5摄氏度,位于中温带亚干旱区。
吴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探明储有优质主焦煤15亿吨,岩盐储量200亿吨以上,煤层气贮量1000m以浅为160亿立方米,极具开发价值。这里的红枣、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历史长,产量大,农副产品加工蓬勃发展。2017年全县GDP完成20.88亿元,同比增长8%;财政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9亿元,同比增长35.5%。
吴堡县位于陕西省东北,榆林市东南部,地处东经110°32′32"~110°47′04",北纬37°26′25″~37°43′01"之间。北靠佳县,西接绥德,东临黄河,与山西省临县、柳林相望。南北长30.4千米,东西宽26.8千米,总面积420.8平方千米,耕地1.27万公顷。属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吴堡县扼秦晋之交通要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是陕北通往华东、华北的桥头堡。
吴堡县境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河谷深切的地貌特征。海拔627~204米,相对高差577米沟壑面积占吴堡县面积的47.2%,沟道3542条,其中10公里以上的沟道5条。河流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汇入黄河,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景观。由于侵蚀程度不同,东西部地貌组合有别。东南部黄河沿岸土壤侵蚀严重,基岩裸露,梁峁顶部黄土甚薄,大量红土出露,石山戴土帽,崖坡多为土石镶嵌,沟深、坡陡,地面破碎。西北部土壤侵蚀剧烈,当前侵蚀程度较东南部大,呈典型的黄土沟壑地貌,沟壑密度4~6公里/平方公里。中部土壤侵蚀程度较低,有残塬保存,塬面已经破损,分成东、中、西三道塬。塬面东西较窄,南北较长。三道塬由西到东呈现行书“川”子形。
吴堡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大陆度67.3%,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1.3℃,无霜期170—190天。气候寒冷,气温年较差和日变化率较大。年平均降水量486毫米,多集中在夏秋季,干旱频繁,春旱严重。平均年日照时数2738.0小时,作物生长季节,光能充分,热量丰富,适宜发展农林牧副业。平均年日照2632.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1%。6月日照时间最长,2月日照时间最短。平均投射在吴堡县地面上的太阳辐射总量为5.9×10的14次方千卡/平方厘米,相当于84000亿吨标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