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打印纸档案承载着单位重要信息,一旦保管不善或处理不当,易造成信息泄露风险。以粉碎处理为核心的规范销毁流程,是守护信息安全、优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手段,需从多个环节严格把控。
销毁工作启动前,需完成严格的审批与准备工作。首先,由档案管理部门提交销毁申请,详细说明待销毁打印纸档案的名称、数量、形成时间、内容类别、涉密等级及销毁原因等信息,经部门负责人、保密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多级审批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同时,组建由档案管理员、保密专员、安全监督人员构成的专项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的清点核对与整理打包,保密专员监督销毁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安全监督人员确保操作流程符合安全规范。此外,联系具备保密资质的专业粉碎处理机构,签订保密协议,并准备好打包带、标签等基础工具。
在文件粉碎处理环节,依据档案涉密程度采取不同措施。对于非涉密的普通打印纸档案,采用专业碎纸机进行粉碎。选择符合行业标准的高保密级碎纸机,将纸张切割成细小碎片,碎片规格通常需达到 3mm×15mm 以下,甚至更细,确保信息无法复原。粉碎过程中,安排专人值守,实时监控碎纸机运行状态,防止出现卡纸、堵塞等情况导致部分文件未被彻底粉碎。若档案涉及一般业务信息,在完成初次粉碎后,需对碎纸进行二次混合搅拌,进一步打乱碎片顺序,增强信息销毁的彻底性。
针对涉密打印纸档案,粉碎处理要求更为严格。必须使用达到国家保密标准的高保密级碎纸机,将纸张粉碎成米粒大小的颗粒。同时,在粉碎现场安装监控设备,对整个粉碎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录像资料至少保存 3 年,以备后续查验。粉碎后的纸渣需立即进行压缩打包,由专人押运至指定场所进行集中焚烧处理,确保涉密信息被彻底销毁。
销毁工作结束后,专项小组要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遗漏文件或碎片残留。同时,整理销毁过程中的影像记录、审批文件、交接清单等资料,撰写详细的销毁报告,内容涵盖销毁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粉碎设备型号、档案处理去向等信息,经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后,纳入单位档案长期保存。通过严谨规范的流程,切实保障打印纸档案的安全销毁,为单位信息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