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舜网-济南时报:
一件品相很好的元代“兴国路”五十两银锭经过众多买家数十次的激烈角逐,最终以310.5万元人民币的天价落槌,并一举刷新五十两银锭拍卖最高成交纪录。
热烈庆祝广州俪宝国际成为第二十届广州(春季)艺术博览会特邀参展商
因应海外买家需求,俪宝联合国际权威—苏富比鉴定检测机构紧急收购少量如下精品:
【中国陶瓷】:历代陶瓷精品,元、明、清官窑为主,宋瓷为佳,彩瓷,素瓷,青花瓷等均可;
【翡翠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现代玉器,翡翠,羊脂玉,白玉,青玉,黄玉等各式雕件,籽料等;
【珠宝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红钻,蓝钻,绿钻等;
【杂项精品】:历代名家文房用品、紫砂、田黄、瓷板画、鸡血石、牙雕、砚台古籍善本、金银器等各种杂件;
报名截止时间:2015年5月22日。
银锭:
中国古代货币。即熔铸成锭的白银。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但流通不广。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国家法定银锭货币。至清,始作为主要货币流通。重量不等,因以“两”为主要重量单位,故又称银两。
银锭成交纪录:
藏品 成交价格 成交日期
宋 三彩银锭枕 186万 2002-11-4
清代 “牙厘总局 宣统二 278万 2011-5-14
清代湖北“通山县 光绪二 175万 2011-9-10
清代江西五十两银锭 715万 2011-11-19
清代湖北“江汉关 光绪三 275万 2011-5-16
清代河南五十两银锭 275万 2011-6-11
清代湖北“靳水县 光绪三 175万 2011-9-10
鉴别要点:
银锭在宋朝以前称银铤,银铤大约出现在三国和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已日益完善,唐代白银货币的形制以银饼和银铤为主,一般是长方形条状,同时有饼状和船形;
宋代,尤其是南宋,白银货币的使用范围更广泛,宋代和金朝银锭在各地出土较多。宋代白银货币形制以铤为主,与唐银相比形态变宽、变厚,正面四角微翘,呈砝码形,两头两个圆弧呈束腰形,辽、西夏、金的银锭形制与宋差异不大;
元代铸造的银锭形制则沿袭了金朝的银铤形制,弧首束腰,正面略凹,周围有多道丝纹。
自明代初期起,银锭铸造有了显著的发展。明代银锭形制长度较元代变短,而厚度却增加,束腰已较小,两端的弧形消失,周缘增高,特别是两端更为突出,形成一个双翅。
“科技鉴定”为古玩艺术品交易保驾护航
秉承“成交才是硬道理!”的香港南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是以古玩古董鉴定、展览、拍卖、交易为主的综合性国际性拍卖公司,港澳资深豪门何氏家族旗下产业,强大人脉资源背景为精品收藏出手提供有力保障。只用了短短数年时间,便与盟友在广州有1100平方、香港九龙有550平米、澳门南湾有400平米的专业展厅,同时在全国一线城市还有数十家专业的展示平台。如此卓越的成绩,迅速耀眼于全球拍卖行业这个舞台。
香港南洋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广州俪宝国际展览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