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产地:东莞
-
是否定制:是
-
发货方式:物流
-
特色服务:跟踪回访
-
可售卖地:全国
- 产品优势
-
产品特点:
(1)加工精度要求高一副模具一般是由凹模、凸模和模架组成,有些还可能是多件拼合模块。于是上、下模的组合,镶块与型腔的组合,模块之间的拼合均要求有很高的加工精度。精密模具的尺寸精度往往达μm级。
(2)形面复杂有些产品如汽车覆盖件、飞机零件、玩具、家用电器,其形状的表面是由多种曲面组合而成,因此,模具型腔面就很复杂。有些曲面必须用数学计算方法进行处理。
(3)批量小模具的生产不是大批量成批生产,在很多情况下往往只生产一付。
-
服务特点:
专业分工,动态组合。模具出产批量小,一般属于单件的出产,可是模具需要良多的尺度件,关系到模架,小到顶针,这些不能也不成能只由一个厂家零丁完成,且加工工艺复杂,通俗设备和数控设备利用极不平衡。
异地设计、异地加工。模具加工不是最终目标,而是由用户提出最终制品设计,注塑模具加工厂家按照用户的要求,设计加工模具制品的打针出产也在此外厂家。这样就造成了产物的设计、模具设计加工和制品的出产异地进行的情况。
吉林性价比高的模具制造批发哪家质量好
我国模具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一、提高模具标准华水平和标准零件的使用率。学过《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的同学都知道,零件的标准化水平越高,互换性越好,它的设计周期就会越短,维护和维修就会越容易,使用寿命也就会越长。
二、开发优质模具材料。虽然我国是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但我们的模
4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具钢目前大部分还是依赖于进口,主要是由于我国生成的模具钢杂质多、缺陷多,从而导致生产出来的模具精度降低。
三、铣削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高速铣削在模具加工中正得以广泛应用,主轴转速一般4000-100000r/min,切削速度约为40m/min,其工作效率是传统加工方法的5-10倍。高速铣削时工件温升小,表面没有变质层和微裂纹,热变形小。可以得到高精度、高表面质量的工件。
四、研究和应用模具的高速测量技术和逆向工程。逆向工程就是利用三坐标测量机、激光扫描技术、ccd技术收集工件表面的原始数据,通过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再利用ug、pro/e等三维软件建模得到其模型的过程。
五、加快模具行业的创新升级。创新应从理念、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升级应包括产品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营利水平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多个方面。同时,注意处理好创新与引进的关系。
六、“产学研、政企校”联盟,重视人才培训。产学研结合有利于尽快创出成果并将其产业化。人才培训不单是学校的事,真正的好企业应在内部建立完善的培训体制。加强校企结合、厂校挂钩,在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在学校建立职工培训基地等模式,都已经被证明是培训人才的有效方式。
现代化的机械制造要求,使得模具设计师工作对于数字化的要求也甚高。除了数字化制图,模具的数字化设计、分析、仿真之外,产品成形过程模拟,定制模具设计标准件及标准设计过程,模具生产管理等过程,也需要全程以数字化形式加以实施。与其他五金行业分支相比,模具制造行业在产品制造体系中占有,其发展水平决定了制造业整体的发展水平。“十五”规划以来,中国模具工业随着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一直保持着发展的态势,过去10年行业总产值增速保持在19%以上。
关键词: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行业中图分类号:TG3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4-0033-02模具可以说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基础之一。在制造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将模具制造列入了设备制造业。模具制造和使用在我国起步上并不算晚,但是因为企业分散、布不够合理,根本的是我国的制造业水平不高,这些原因导致我国模具设计和制造没有形成一个产业,缺乏产业的支撑导致其发展相对滞后,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随着开放,这让我国模具设计和制造获得了发展契机,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尽管我国模具工业发展,但是受制于科技、工艺等原因,跟上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对于高精尖的大型模具和模具还是依赖。
按照惯例,一家企业每年至少应将3%产值作为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的投入,才能技术不断地进步与。但是部分模具企业对此并不十分重视,有些企业负责人甚至认为没有必要。所以一些中小企业的技术特形成,产品雷同、市场雷同、客户群体雷同,造成整个行业的技术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无序竞争的情况已开始出现,出现五金的低成本、产品结构档次等弊端也日益显露。这使得每年的模具居高不下,金额达数十亿美元之多,即使每年的出口模具在大幅增长,但大多是中低档技术水平的模具,附加值不高。随着十的胜利召开,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将会提高,模具劳动力制造成本也将会继续大幅上升,再加上材料的涨价,原有的竞争优势将会失去,原来开拓的市场也将随之萎缩。要成为模具制造大国、强国,使模具企业在市场上能驰骋拼搏,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要在技术上下功夫,提高技术含量,增加模具附加值。这是我国模具界当务之急,只有引起高度重视,才能做到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