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5-13 15:02
中国地质科学院火山矿产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陶奎元教授介绍,220多年前,中国就发现了这种石头,因其内部为空心、外形像罐子、形成过程奇特并且只有中国才有,遂被命名为“金陵神罐”。
“金陵神罐”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判断其存在时间?陶奎元说,“金陵神罐”是火山爆发的“副产品”,它的形成需要历经三个过程:火山喷发后,形成玄武岩碎块、砂砾和卵石等的混合物;经长期水泡、风化作用后,一些不稳定的成分迁移走后形成空腔,剩下相对稳定的成分成为罐壁;最终形成内部空腔、外形各异的“金陵神罐”。“史料记载,山东在六百万年至一千万年前曾有火山爆发,由此判定其形成距今约有六百万年到一千万年”。
山东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王晓钟说,“金陵神罐”发现的概率比玛瑙雨花石还要小,一个矿区几十年里也只能出现几十个。近两年来,“金陵神罐”日益受到藏家重视,市场价格慢慢提升,已成为六合雨花石中又一个重要的收藏门类,有望成为继雨花石以后南京的又一张“奇石文化名片”。
“金陵神罐”属于丑石,通身是密密麻麻的细碎小沙和石子。它的内壁有的像一颗颗红、黄葡萄镶嵌,有的像鸡蛋黄与其他东西拌杂。“金陵神罐”与六合的石柱林产生于同一时代,距今至少有一千万年。“金陵神罐”属于雨花石新谱系里的奇巧类。在2013年7月的科考研究,发现是“流沙砾石流淌裹球定律”,是几亿年前火山喷发后的火山熔岩风化、玄武岩、砾石、永磁等,在这些沙岩、砾石层向下流淌过程中,遇到白色火山粉末球状物体,熔岩包裹了白色粉末,形成的,金陵神罐和金陵砾石板状母岩,都是雨花石砾石层诞生地,一路搬运到南京、仪征砾石层的。
1外观介绍
金陵神罐“金陵神罐”属于雨花石新谱系之中的奇巧类,奇巧类的含义,就是奇怪、巧妙、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的天然造型石,通身是密密麻麻的细碎小沙和石子。有的石头并不完整,只有三分之二,“肚子”中是空的。有的从砂矿出来,是一个大泥团,是全封闭的,里面是带水的泥土(需要人工开口),有的已经自然开口,里面有泥土(需要舀出泥土),而有的天然开口,里面泥土已经自然脱离了(是一个空石罐子),金陵神罐的内部,有黄色和红色之分(红色凹凸内壁的较为珍贵),往往有凸出的球形结构或者凹凸型结构,有的神罐很特殊,外表沾有玛瑙雨花石。
2出土地带
金陵神罐产自南京六合砂矿,横山和雨花石村乳山。仪征市青山等地多见,特别是已经关停的雨花石村的土门金矿,这个矿最多,2012年上半年,在这个矿内,曾经在出料口十分钟找到十几个金陵神罐,都是一个一个的大泥团,里面都是空心的。
3形成原因
金陵神罐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陶奎元教授表示,在一些没有完成最后风化的石罐内,我们发现了玄武岩。玄武岩是火山爆发时生成的一种富含铁的岩石,经过风化成为碎块,在河床里与其他卵石形成砂岩。其间玄武岩碎块经过河水淋滤,一些不稳定的成分如氧化锰、氧化钙、氧化钠等被迁移走,形成空腔;剩下相对稳定的成分如二氧化硅、氧化铁,成为罐壁。陶奎元教授说“神罐”的形成是千万年的巧合加巧合造就的,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
4历史传说
金陵神罐1000多年前,这种奇怪的石头就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宋代文豪苏东坡在黄州的时候,就得到过它,这位文豪给它命了一个名:石斛。估计是因为,它外面都是石头,里面又是空的,所以苏东坡才给它取这个名字。”而在湖南的地方志上,记者发现,它的名字是“太乙余粮”,人们把它和神仙拉上了关系,说它是太乙真人用来储存粮食的器具。当然了,这种奇特的石头和太乙真人扯上关系只是一种传说,但是不是有人真的用它来储存过粮食或其他东西,这恐怕是一个永远也解释不清的谜。
5搜寻方法
首先有神罐的地方是六合横梁雨花石村、六合横山、仪征青山、六合长山等地,这些地方一定有,而六合有砾石层的地方都可能有,到大石头堆,沙丘砾石层山顶,找有黄色皮壳的大石头,实心卵石大块头越多,就越有可能有神罐,因为实心卵石包裹的和空心的神罐,往往在一起。可以到一些废弃砂矿里,找有大石头垒石头的地方,那些地方,往往有大神罐石头,当初矿里、石农师傅们不当一回事,他们往往利用这些神罐做矿设备奠基石。找到类似神罐的石头,要从重量(神罐重量轻)、质感(像水泥衔接卵石的外观)、形状(绝大多数神罐都是卵形、球形、圆形)、发声(摇晃后,可以感知是否是响石神罐)等方法区分。如果找到神罐,不要贸然砸开神罐,要计划好位置,要准备好工具,金陵神罐是罕见的石头,要注重开口形状、位置等,所以要认真对待。
6判定标准
1、砾石包裹球体或块状,里面是空心,开口后里面是红泥或黄泥。
2、内部空心,有红色或黄色内壁,内壁呈波浪形或凹凸球形。
3、完好的神罐,可以盛水不漏,质地较脆。
4、多产自仪征青山、六合横梁横山、雨花石村的土门金矿取土的沙土砾石层。
5、沙质碳酸盐结构,粘连很多卵石,包挂偶尔出现玛瑙质地雨花石粘连。
同时,内蒙新疆等地,戈壁有类似石罐,有的包裹砾石层是半玛瑙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