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水体富营养的指标三类,营养因子、环境因子与生物因子,其中,营养因子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而在营养因子中,氮磷则是最为关键的存在。控制进入水体的氮磷含量,对于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至关重要。关于污水处理中脱氮除磷工艺中的问题及对策,今天为大家分享第1-3个问题,更多精彩内容后期持续发布,请继续关注。问题1:进水COD为12左右,NH3-N为4,要求出水COD为8,NH3-N为2,采用:2/O工艺,因为进水COD太低,污泥一直培养不起来,不过COD达标是没有问题,经过几个生化池后出水为7左右,可NH3-N却不达标,一直是在3左右,而且进水设计是6万T/t,可实际只有2万T/t。超临界1MW机组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改进措施目前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主要有蒸发-结晶法及膜处理法,其中膜处理法因其的处理能力及简便的操作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在超临界1MW机组脱硫废水处理过程中也基于膜处理方法进行改良以解决当前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使用膜技术进行废水处理时,使用正渗透技术可以有效避免高浓度废水对于设备的腐蚀,但目前正渗透工艺效率较低且碳铵溶液回收会浪费能源,因此需要改进正渗透工艺,选取更为适宜的介质。工业中的大量Fe3+,也会对树脂造成一定的铁污染。用于钠离子交换的阳树脂更容易受到铁的污染。阴树脂中的铁含量有时会比阳树脂的大许多倍。阴树脂的铁主要来源于再生液。一般隔膜法生产的烧碱,其中含有.1%~.3%的Fe2O3,同时,还含有6~7mg/L的NaClO3。这样的烧碱在贮存和输送过程中与铁容器、管道(无防腐层)接触,将生成高铁酸盐(FeO4)。高铁酸盐随碱液进入阴床后,因pH值的降低,将发生分解,其反应式如下:2FeO42-+1H+2Fe3++2/3O2+5H2OFe3+进一步生成Fe(OH)3,附着于阴树脂颗粒上,造成铁的污染。PCB:线路板电化学迁移失效机理有三要素:离子残留电位差潮气是带电离子在电磁场影响下通过助焊剂残留、桥接导体等发现的迁移。电化学迁移会引起枝状晶体生长,枝状晶体生长时表面绝缘电阻降低,当枝晶生长严重时将出现漏电流或电气短路。PCB:线路板电迁移发生的三要素:高强电流移动的金属原子高温在电场影响下电子迁移造成金属离子在金属导体中移动的现象。电子的运动从阴极流向阳极,当电子的动量被转移到附近活跃的离子时,中断或间隙就在导体中形成,阻止了电流流过甚至形成开路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