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宜 真不便宜假,宜整不宜碎,突出峰秀点,石纹仔细配。又道是真山似假则名,假山似真则绝,叠石散碎则假,峰多纹乱则碎。”是古人对黄石假山的真实写照。每当 提到黄石假山,人们就会想到用天然石堆叠起来的黄石假山。这也正常,从黄石假山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到现在(21世纪),用来制作黄石假山的材料一直都是天然 黄石为主,经过几百年的洗礼,天然黄石堆叠起来的黄石假山在人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而对于以钢筋混凝土为材料制作出来的黄石假山,却只似曾相识。也许还有 些人不知道,其实现代的黄石假山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自然黄石假山和水泥黄石假山。
自 然黄石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一种常见园林建筑,与太湖石假山齐名,一般由中生代红、黄色砂、泥岩层岩石构成,材质较硬,小块石料常因自然岩石风化冲刷而崩落 后沿节理面分解而成,呈不规则的多面体,各面轮廓分明并显露锋芒。自然黄石假山的特点是憨厚、大气的那种,让人联想到园子主人也像这黄石一样憨厚、大气、 坚强。黄石象其他的石灰岩一样,受气候影响风化后,逐步分裂,由大而小,最后成为泥土。 在分裂过程中,岩面的石块,有直有横有斜,也有大有小,互相综错,且有出有进,参差错落。
明 代计成在《园冶》一书中认为黄石的特点在于其石质坚实、石纹古朴,书中记载的出产黄石的地区有常州黄山、苏州尧峰山、镇江圌山等。黄石用于叠山的优点在于 落脚容易,缺点在于不易封顶,多用于叠险景和造人工瀑布,除此之外也宜用于砌乱石墙。著名的黄石叠山有上海豫园黄石假山(由明嘉靖时园林叠石大家张南阳所 叠)、扬州个园黄石假山(秋山)和苏州耦园黄石假山(其叠石手法被考证为与豫园假山类似)。
水泥黄石假山除了继承了塑石假山的特点(塑石假山的特点可以参考本站的《为什么选择塑石假山》)和自然黄石假山憨厚、大气的特点以外,它还弥补了自然黄石不易封顶、碎乱、使用范围小、易风化、易分裂等不足。
近年来凭借多地出现了气韵生动,奇雄异幻,秀丽多姿的水泥黄石假山。今天的黄石假山格局已在悄然变化,已变得不再是自然黄石假山的专属,水泥黄石假山更受青睐,甚至有取代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