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ZRC-JFGP3*16耐高温硅橡胶电缆“山竹”过后,没有遭受天灾的网友幸灾乐祸的赋诗一首《再别山竹》:“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没有吹落一片树叶,却给孩子们带来了两天假期。啊,你不是台风,你是雷锋……。”不难看出,其中有明显的幸灾乐祸式的调侃、恶搞的成分,但是一个关键词引出了我们今天的话题。每当提起雷锋,大家或许不陌生。雷锋助人为乐、一心为公的言行大家耳熟能详,然而在电力作业中,有时如同雷锋一样干“好事”的行为,或许是“好心办了坏事”,甚至意味着严重违章,轻则设备受损、财产损失,重则性命不保。
本产品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450/750V,移动或固定装置敷设。
电缆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180℃以下允许在为低于-60℃环境温度范围内使用。
特点:电缆柔软性能好,耐高温耐腐蚀,耐电压等优点。
硅橡胶电缆型号:KGG、KGGP规格及参考数据
耐热硅橡胶控制电缆
本产品适用于钢铁、冶炼、电厂、焦化厂、、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等高温工业中,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的控制及监控回路中。它具有优良的耐高温、阻燃、耐辐射、耐老化、耐臭氧、防水等特性同时具有很好的耐寒性、耐候性。
一、执行标准
采用QB/T341181-0095
二、使用条件
1.工作温度-50℃~180℃推荐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
2.有优良的耐氧、耐臭氧、耐紫外线照射性能,长期在室外使用不发生龟裂
3.有卓越的电性能、耐电晕性和耐电弧性也非常好
4.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在150℃高温下,其机械性能远远优于通用橡胶电缆,具有良好的 耐化学物质性能、耐燃料油及油类性能。
5.无臭、无味、无毒,具有低表面活性和低吸湿性性能。
三、硅橡胶电缆型号名称及使用范围
型号
名称
主要使用范围
KGG
铜芯硅橡胶绝缘硅橡胶护套控制电缆
敷设在室内、电缆沟、管道固定场合
KGGP
铜芯硅橡胶绝缘硅橡胶护套编织控制电缆
敷设在室内、电缆沟、管道等要求的固定场合
KGGP2
铜芯硅橡胶绝缘硅橡胶护套铜带控制电缆
同上
KGG22
铜芯硅橡胶绝缘硅橡胶护套钢带控制电缆
敷设在室内、电缆沟、管道、直埋等能承受较大的机械拉力等固定场合
KGG32
铜芯硅橡胶绝缘硅橡胶护套细钢丝铠装控制电缆
敷设在室内、电缆沟、管道、竖井等能承受较大机械拉力等固定场合
KGGR
铜芯硅橡胶绝缘硅橡胶护套控制软电缆
敷设在室内移动要求柔软等场合
KGGRP
铜芯硅橡胶绝缘硅橡胶护套编织控制软电缆
敷设在室内移动要求柔软、等场合
四.电缆的外径尺寸及绝缘电阻
①KGG型450/750V铜芯硅橡胶电缆
芯数×标称截面
m㎡
导体种类
外径(mm)
70绝缘电阻
(mΩ·km)
芯数×标称截面
m㎡
导体种类
外径(mm)
70绝缘电阻
(mΩ·km)
上限
上限
2×0.75
1
8.0
0.012
3×0.75
ZRC-JFGP3*16耐高温硅橡胶电缆在抱闸调整工作开始前,确保不存在任何的电能和机械能。确保抱闸轮毂和闸瓦不要沾上油脂和润滑剂。制动器开闸行程的调整:参考松开螺母3和螺钉4。顶杆4必须离开抱闸铁芯的螺钉14。顺时针旋转螺钉4至与顶杆螺钉14刚好接触,然后继续顺时针旋转1圈(螺距2mm),推动制动器顶杆,使衔铁向内移动2mm。相同方法调整另一侧。给制动器通电,此时制动器顶杆从内侧向外移动的行程为4mm。(若行程小,可顺时针旋转顶杆螺钉4增大行程;反之,逆时针减小行程)。
1
8.4
0.012
4×0.75
1
9.0
0.012
8×2.5
2
17.5
0.009
4×2.5
1
12.0
0.010
10×0.75
1
13.5
0.012
5×2.5
1
14.0
0.010
12×0.75
1
13.5
0.012
7×0.75
2
11.0
0.014
30×0.75
2
20.0
0.014
7×4
2
17.5
0.0077
37×0.75
2
22.0
0.014
7×6
2
19.5
0.0065
44×1.0
2
26.0
0.013
8×2.5
2
17.5
0.009
48×1.0
2
26.5
0.013
8×10
2
27.0
0.0065
52×0.75
2
25.0
0.014
10×2.5
2
19.5
0.009
61×0.75
2
27.0
0.014
12×0.75
2
14.5
0.014
ZRC-JFGP3*16耐高温硅橡胶电缆
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建设。人员是技术的载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直接关系着专业技术的影响水平,对此,应组织员工定期参加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培训,使其理论基础更加坚实和丰富,同时通过参与设备检修实践、以老带新的学习方式以及和设备生产方的交流合作等方式,加强工作人员对设备性能以及结构特点等信息的掌握。同时设置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培训效果进行综合考评,通过考评后才可以回到岗位上参与工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为电力系统的健康运行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