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古书画市场的投资者们普遍认为玩古书画可以提升其收藏品位。众所周知,中国书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收藏和研究古书画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它不仅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鉴赏水平。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古代字画的行情并非昙花一现,其后市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斗浅红。
曾不争先及开早,能陪芍到薰风。
上海艺术品交易公司近几年对徐熙孙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紫砂南瓜----------------------价格:RMB4,790,000----日期:2017-06-27
齐白石齐白石画谱--------------价格:RMB2,560,000----日期:2016-02-20
紫砂南瓜----------------------价格:RMB5,650,000----日期:2017-10-07
李可染烟江夕照图立轴设色纸----价格:RMB3,730,000----日期:2017-01-19
李可染烟江夕照图立轴设色纸----价格:RMB1,390,000----日期:2017-06-17
近几年徐熙孙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张大千云岭观瀑图镜片纸本------价格:RMB3,810,000----日期:2016-10-26
齐白石齐白石画谱--------------价格:RMB1,630,000----日期:2016-08-01
李可染烟江夕照图立轴设色纸----价格:RMB3,360,000----日期:2016-07-05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价格:RMB3,450,000----日期:2017-09-08
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价格:RMB1,260,000----日期:2016-11-15
五代时,花鸟画分为两派,一派以黄筌为代表,“钩勒重彩,浓艳富丽”,“细笔勾勒、填彩晕染”;另一派则以徐熙为代表,“没骨渍染,轻淡野逸”“下笔成珍,挥毫可范”,风格“清新洒脱”。当时便有“黄家富贵,徐家野逸”的说法。
黄筌主持“国家”画院,贬斥徐熙为“粗恶不入格”,但到了宋代时,徐熙的画大受赞赏,宋太祖曾经认为:“花果之妙,吾独知有熙”。书法家米芾评价说:“徐熙、徐崇嗣花皆如生。黄筌惟莲差胜,虽富艳皆俗。”“黄筌画不足收,易摹;徐熙画不可摹。”
然而对此,藏家有欣喜的,有迷惑不解的,还有的人担心这会不会是昙花一现。一些业内专家综合分析了中国古代书画在内地拍场上的表现后,认为相对于近现代书画的起伏来看,中国古代字画市场表现比较稳健,后市应该还有很好的表现。
上世纪90年代初,内地艺术品拍卖兴起时,古书画并没有受到市场的关注,古书画拍卖普遍流标多,成交价低。到90年代中后期,古书画渐渐在市场上有所表现。1997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推出北宋张先《十咏图》,引起了海内外买家的极大兴趣,结果上海故宫博物院以1980万元力挫群雄竞得《十咏图》。《十咏图》的高价成交,不仅创下了中国古书画的高价,也大大提升了中国书画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价值。
不过在用报纸包裹书画的过程中,有一些细节值得注意。有条件的藏家可以将一幅幅书画摊开在柜子里,每一幅上面先盖一张宣纸再铺一张报纸,依次累加起来。没有条件的藏家可以将书画卷起来,卷的时候,怕报纸的脱色污染画面,可先用宣纸包一层画,再拿报纸包。或者找一个木棍作为轴心,木棍好是经过处理不容易生虫的,这样卷起画来就不会起折痕。
今年春拍市场上,中国古代书画显现出了明显的上升势头。在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春季拍卖会上,江苏联合拍卖有限公司推出的清代乾隆御画家董邦达的画作《山水四屏》居然由起拍价16万元开始,举牌七次,后以150万元的高价成交!在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幅明代王宠的《庄子内七篇》居然经七八个买家20多次抢举,终创造了中国书法拍卖历史天价:1100万元!在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中贸圣佳、西泠印社等拍卖会上,中国古代书画捷报频传,石涛的《莲社图》被拍至1177万元,陆远的《岁朝喜庆图》以1650万元成交……这些都不得不让专家们开始对古代书画“侧目而视”!
唐朝杨升用“没骨法”画山水,称为“没骨山水”。北宋徐崇嗣用“没骨法”画花卉,他是“没骨花”的创始人。。《图画见闻志》说:“(徐崇嗣)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图绘宝鉴》认为徐崇嗣“画花鸟,绰有祖风,又出新意,不用描写,止以丹粉点染而成,号没骨图,以其无笔墨骨气而名之,始于崇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