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01 13:24
其实,在民间艺术收藏者林芝女士看来,徽章收藏看似很小众,但早已深入民间。“其实很多人家里都有几枚徽章,有些看似很普通,却非常有收藏价值”。
李鸿章
淮军到沪未及一年,“尽改(湘军)旧制,更仿夷军”,转变成了装备洋炮,并雇请外国教练训练的新式,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同时,李鸿章还采用一系列招降纳叛,兼收并蓄的措施,扩充实力在掌握地方实权后,他在江苏大力扩军,使淮军在2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李鸿章到上海后,同外国(后组建为常胜军)进攻太平军
“那是因为,一枚徽章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故事,它曾经是身份的象征,是一个个历史事件的见证,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来自韩国的徽章收藏者金敏智(音译)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
清末铜价剧涨,民间毁钱为铜,以获数倍之利,市面出现钱荒。广东因停铸制钱,市面制钱日乏,小额流通十分不便。为救钱荒,同时受香港铜元及外币影响,光绪26年6月,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广东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元。故清代机制铜元的铸造由广东伊始。继而福建、江苏、四川等省相继仿铸铜元。
1862年(同治元年)二月,曾国藩在李鸿章陪同下,检阅已到达安庆集结的淮军各营,淮军正式宣告建军。随后,上海士绅花银18万两,雇英国商船7艘,将淮军分批由水陆运往上海。由于“济”字营留防池州,因此乘船入沪的淮军共计13营约9000人。李鸿章本人于三月十日随首批淮军抵沪。3月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12月改为实授。[3]
据钱币收藏家透露,“存世量的大小才是决定古钱币价值的重要因素,为什么宋朝的钱币不值钱?因为宋朝的钱币发行量太大了,流传至今,其存世量仍旧很大,所以才导致不值钱。在古玩收藏领域,‘物以稀为贵’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收藏品。在古代,珍贵的钱币就是那种存世量很少,很罕见的。”
李鸿章受任之初,形势极为严峻。当时上海是全国大的通商口岸之一,华洋杂处,是江南财富集中之地;淮军抵达时,正值太平军第二次大举进攻,能否守住上海并徐图发展,是摆在李鸿章面前的大考验。李鸿章牢记恩师的教诲“以练兵学战为性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而由上海官绅组建的“中外会防局”,一心指望外国抵御太平军,对洋人百般献媚,他们和外国对淮军不以为然,“皆笑指为丐”。面对这种情况,李鸿章激励将士说“军贵能战,待吾破敌慑之”。不久,淮军果然于当年下半年独立进行了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让中外人士对淮军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