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字画哪个地方成交率高
徐渭的书法和明代早期书坛沉闷的气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难看懂,用笔狼藉,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喜欢,自己认为“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
徐渭超越了时代,开启和引领了晚明“尚态”书风,把明代书法引向了新的高峰。陶望龄曾说过其书法“称为奇绝,谓有明一人”。袁宏道则称:“予不能书,而谬谓文长书决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矣!”(《徐渭集四-附录》《徐文长传》)
徐渭书法和书法观的产生,与明中、晚期整个思想、文化、审美观念巨大变迁相吻合的。俆渭书法也是对吴门书派主张唐法的反叛中出发,继而吸取北宋苏、黄、米追求艺术个性化的积极因素中走来。徐渭在《书季子微所藏摹本兰亭》中所说的“时时露己笔意”(《中国书法全集-徐渭》,411页)的审美精神。他的原话是:“非特字也,世间诸有为事,凡临摹直寄兴耳,铢而较,寸而合,岂真我面目哉?临摹《兰亭》本者多矣,然时时露已笔意者,始称高手。予阅兹本,虽不能必知其为何人,然窥其露已笔意,必高手也。优孟之似孙叔敖,岂并其须眉躯干而似之耶?亦取诸其意气而已矣。“
如果说徐渭的行书已用“己意”实现了对传统笔法的改变,那么,最大的改变是那些高头大轴的中堂行草书。以前说“董其昌破坏了墨法”,在这则要说“徐渭破坏了笔法”。徐渭在书法从卷册翰札的文房把玩转向厅堂展示审美的变革中,实现了作品创作中笔法的改造。《代应制咏剑草书轴》和《代应制咏墨草书轴》是其代表作。徐渭这种借鉴于绘画的点画表现方法,是对晋唐笔法的创造性破坏。对于书法艺术这种美术化倾向的改变。刘正成《书法艺术概论》)
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时期的中国,美术正处在学习古人与创新两种意识碰撞的特殊阶段。水墨写意画迅速发展,以徐渭为代表的泼墨大写意画非常流行,名家出现很多,技法也不断更新,徐渭凭借自己特有的才华,成为当时最有成就的写意画大师。
徐渭生性狂放,性格恣肆,但他在书画、诗文、戏曲等方面均获得较大成功。他的写意水墨花鸟画,气势纵横奔放,不拘小节,笔简意赅,用墨多用泼墨,很少着色,层次分明,虚实相生,水墨淋漓,生动无比。他又融劲健的笔法于画中,书与画相得益彰,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似与不似之间
徐渭的泼墨写意花鸟画,别开生面自成一家。其花鸟画,兼收各家之长而不为所限,大胆变革,极具创造力。其写意画,无论是花卉还是花鸟,皆一挥而就,一切尽在似与不似之间,对笔下的四时花木,画家运用勾、点、泼、皴等多种笔墨形态,将牡丹之雍容、紫薇之隽秀、竹子之萧疏、霜菊之孤傲、寒梅之挺洁的神韵刻画的入木三分,分别舒展九尺与五尺的梧桐和芭蕉,直冲画外,不见首尾,与密如骤雨的葡萄、虬如蟠龙的藤蔓构成了巨大的张力,充溢在画面中的纵横之气和豪放境界更是前所未有。他的水墨葡萄,串串果实倒挂枝头,水鲜嫩欲滴,形象生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风格疏放,不求形似,代表了徐渭的大写意花卉的风格。丰富的运动轨迹与浓淡、徐疾、大小、干湿、疏密程度各异的笔踪墨韵,无不具备振笔疾书的即兴性和不可重复性,呈现出中国绘画中最为强烈的抽象表现主义。这不是一般的描摹物象,而是艺术的加工,使其蕴含某种内在的气质、精神,这种气质、精神又使欣赏者有如临其境之感。徐渭笔下的南瓜、菊花图,一气呵成,驱墨如云,气势逼人,同时又恰如其分的驾驭笔墨,轻重、浓淡、疏密、干湿极富变化。墨法上既呈随意浸渗的墨晕,又见控制得宜的浓淡。虽然被徐渭自称“戏抹”,然而在写意中仍生动的传达出了花果的不同秉性和生韵。它的梧桐图,只以泼墨笔法绘其一小部分,却有使人联想到挺拔正直的参天梧桐。正如翁方纲所说:“纸才一尺树百尺,何以著此青林庐。恐是磊落千丈气,夜半被酒歌嘘唏。”(《复初斋诗集》)徐渭以其精湛的笔法,在似与不似之间,为欣赏者营造出一片开阔的审美天地。
书中有画,画中有书
徐渭是一个书法家,在绘画中,他将自己的书法技巧和笔法融于画中,使人觉得他的泼墨写意画简直就是一幅慷慨淋漓的苍劲书法。正如张岱所言:“今见青藤诸画,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与其书法奇绝略同。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余谓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陶庵梦忆》)他的《墨葡萄图》,墨的浓淡显示了叶的质感,题诗的字体结构与行距不规则,如葡萄藤蔓一样在空中自由延伸,书与画融为一体。徐渭的书法造诣很高,其跌宕纵横的笔法有助于绘画艺术的巧妙变化,如画墨荷、葡萄,大刀阔斧,纵横驰骋,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力是难以做到的。徐渭曾做一幅《梅花蕉叶图》,将梅花与芭蕉放在一起,并且在画上题写道:“芭蕉伴梅花,此是王维画”,显示出徐渭与王维在某些构图上的源流关系。当然,王维画雪里芭蕉,更突出一种禅机,即,使得雪的清寒与芭蕉的心空构成画面的宗教底蕴,而徐渭在这样的画面组合中,更突出一种超越时空的主体解放性。徐渭的书法和画法都极为娴熟,功底深厚,他的题字,如他的泼墨写意画,纵横不羁,洋洋洒洒;他的泼墨写意画,融合了精熟的笔法,意趣横生,极富韵味。
上世纪80年代,徐渭的作品主要在纽约和香港市场上露面,真假难定的价格不高。1989年纽约佳士得推出过一幅《鸡冠花》,结果只卖了5.5万美元。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艺术品拍卖形式的兴起,其作品在海内外亮相较多。1995年北京瀚海拍卖会推出一幅徐渭的《草书鉴湖诗》,被拍至35.2万元。此后,徐渭的作品只要在市场上被认定为真迹,藏家往往不惜巨资收购。步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书画价格大幅攀升,徐渭书画价格扶摇直上。2007年,《墨花卷》在长风拍卖会上获价2072万元,其绘画作品首次突破了2000万元大关;2011年,徐渭书画作品的涨幅更是势不可挡,如《为仰南书六首诗卷》在上海道明获价3450万元,《墨葡萄图》在北京瀚海获价3795万元。目前,市场上只要有可靠的徐渭书画,价格动辄数百万元乃至数千万元,已非一般藏家所能承受。
估价(万)成交价(万)拍卖日期
徐渭花卉手卷3800-6800万5328万2011-12-04
徐渭墨葡萄图立轴600-800万3795万2011-11-17
徐渭为仰南书六首诗咨询价3450万2011-07-01
徐渭1591年作墨花咨询价2072万2007-11-04
徐渭草书李太白诗卷500-800万1680万2010-06-03
2014香港、澳门、深圳大型拍卖会及交易会火爆征集中
公司简介概况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收藏艺术品的能力日益提高,无论是国内还是香港及国外,人们的艺术品交易需求日益增多。香港作为世界第三大艺术品拍卖市场,其在全球拍卖界的重要性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来自全世界的藏友及收藏组织在香港交易、拍卖藏品。然而目前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之间的艺术品交易并不方便,因此诚信、高水准的艺术品交易平台是大陆收藏爱好者所需要的。应众多大陆收藏爱好者、港澳台及海外收藏爱好者的需求深圳市鑫宝源艺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毗邻香港的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应运而生。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国际门户,已发展为有相当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艺术品收藏与交易非常活跃,吸引了包括大陆以及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欧美等国家的收藏者的目光。鑫宝源汇聚多年在艺术品收藏市场运作的艺术品经纪人,在这片投资热土上因市而兴、因势而变,卓立为中国艺术收藏品爱好者提供一个集鉴定、展览、评估与销售的顶级艺术品交易平台。
深圳毗邻香港。深港两地山水相连,经济相互依存,有着久远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天然的紧密联系。鑫宝源重点建立深圳与香港市场的紧密联系和深度互动。
近几年香港特区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城市转型策略”,希望将香港从购物中心打造成为艺术城市。几年下来成效显著,香港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国际艺术品中心之一。香港作为中国内地通向世界的重要通道,吸引了世界各大拍卖行及投资机构入驻,成为中国古玩最重要的集散地。并且在全球华人艺术品收藏市场里,香港的民间收藏可谓是最丰富的。而香港各大具国际水准的艺术品博览会交易会,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古玩藏家、游人及艺术品爱好者的目光。
服务
深圳市鑫宝源艺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有着优越的地势、经济及市场条件,销售经营团队素质高、综合能力强,以藏品评估、展览、销售、交易为经营重点,常年进行展览展示交易。为顺应市场动态,鑫宝源常年面向全世界征办大型艺术品展览展销会,并长期面向全球征集传世精品或宫廷遗珍、瓷器、书画、稀世玉器,藏品交流推广品类繁多,可以满足不同收藏家的需求。鑫宝源本着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坚定不移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致力打造辐射全球的文化金融交易平台。
客户构成
深圳市鑫宝源艺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媒体宣传和网络展拍结合起来,打造全面立体的宣传阵容,旨在搭建业内规模巨大、特色明显的拍卖广场,成就钻石级艺术品交易平台。
鑫宝源有着国家级文物鉴定专家的鼎力支持与国内外高端客户的雄厚实力保证,买家遍及全球各地及各大行业,包括胡润百富买家、国际艺术品投资基金会、全国各大商会、赛车俱乐部、游艇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会员人士、海外收藏大家、港澳台收藏大家以及国内收藏大家等。
征集范围:
【精品陶瓷】:古代各窑口到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名家字画】: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翡翠玉器】:高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杂项清玩】:竹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明清家具】: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最好。
凡有意向者,请将藏品图片发送到电子邮箱,必须注明您的姓名、电话,所在区域,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审核后给您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