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M1023合结钢牌号:
合金钢比碳素钢有更好的力学性能,特别是热处理性能优良。
其牌号通常是以“数字+元素符号+数字”的方法来表示。牌号中起首的两位数字表示钢的平均含碳量的万分数,元素符号及其后的数字表示所含合金元素及其平均含量的百分数。
若合金元素含量小于1.5%,则不标其含量。
高级优质钢在牌号尾部增加符号“A”例如,16Mn、20Cr、40Mn2、30CrMnSi、38CrMoAlA等。
((((((((((((((((((((((((((((((((()))))))))))))))))))))))))))))))))))
ASTM M1023
牌号:M1023
标准:ASTM A29/A 29M-05
特性及应用:
M1023特种钢,美国特种钢
化学成分:
碳 C:0.19-0.27;
锰 Mn:0.25-0.60
磷 P:≤0.040
硫 S:≤0.050
(((((((((((((())))))))))))))
国内外对合金钢的分类,有哪些不同之处?
我国在合金钢的分类上,近年来虽努力向国际通用标准靠拢,但还有下列很多不同之处:
(1)随着特钢向“特”、“精”、“高”发展,向深加工方向延伸,特钢的领域越来越窄。美国特钢协会将特钢定位在工模具钢、不锈钢、电工钢、高温合金和镍合金上。日本把结构钢和高强度钢回并在特钢范畴。随着我国普钢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工艺进步,特钢企业的产品领域也在缩小,2005年普钢企业已生产特钢产品总量的1/3以上。
(2)国外的低合金钢,实际上是我们所熟悉的低合金高强度钢,属于特殊钢范畴,在美国称为高强度低合金钢(HSLA-Steel),俄罗斯及东欧各国称为低合金建筑钢,日本命名为高张力钢。而在国内,以前把低合金钢划进了普钢范围。概念上的区别导致在产品质量上的差异。在名称上也几经变化,如低合金建筑钢、普通低合金钢、低合金结构钢,至1994年叫做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l-94)。到目前为止,从发表的资料文献来看,低合金钢的名称仍然随着国家、企业和文献作者而异。
(3)低合金钢与碳素钢、低合金钢与合金钢之间,明确划分的概念是不存在的。在国外,20世纪50年代曾给低合金钢下过定义,总的意思是,凡是合金元素总量在3%以下,屈服强度在275MPa以上,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耐腐蚀性,以型、带、板、管等钢材外形,在热轧状态直接使用的软钢的替换品,都统称低合金钢。在技术发展进程中,低合金钢不论在合金含量、性能水平和交货状态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我国,低合金钢是一个更加笼统的钢类,钢材品种不仅含有低合金焊接高强度钢,还包容了低合金冲压钢、低合金耐腐蚀钢、低合金耐磨损钢、低合金低温钢,甚至还纳进了低、中碳含量的低合金建筑钢和中、高碳含量的低合金钢轨钢。我国对低合金钢的分类具有中国特色,但带来的一个题目是缺乏与国外统计数据的可比性。
((((((((((((((((((((((((((((((((()))))))))))))))))))))))))))))))))))
合金元素作用有三个方面:
①增大钢的淬透性。淬透性是指钢淬火时,从表层起淬成马氏体层的深度,是取得良好综合性能的主要参数。除Co外,几乎所有合金元素如 Mn、Mo、Cr、Ni、Si和C、N、B等都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其中
Mn、Mo、Cr、B的作用最强,其次是Ni、Si、Cu。而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 V、Ti、Nb等,只有溶于奥氏体中时才能增大钢的淬透性。
②影响钢的回火过程。由于合金元素在回火时能阻碍钢中各种原子的扩散,因而在同样温度下和碳素钢相比,一般均起到延迟马氏体的分解和碳化物的聚集长大作用,从而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即提高钢的抗回火软化能力,V、W、Ti、Cr、Mo、Si的作用比较显著,Al、Mn、Ni的作用不明显。含有较高含量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如V、W、Mo等的钢,在500~600℃回火时,析出细小弥散的特殊碳化物质点如V4C3、Mo2C、W2C等,代替部分较粗大的合金渗碳体,使钢的强度不再下降反而升高,即出现二次硬化(见回火)。Mo对钢的回火脆性有阻止或减弱的作用。
③影响钢的强化和韧化。Ni以固溶强化方式强化铁素体;Mo、V、Nb等碳化物形成元素,既以弥散硬化方式又以固溶强化方式提高钢的屈服强度;碳的强化作用最显著。此外,加入这些合金元素,
一般都细化奥氏体晶粒,增加晶界的强化作用。影响钢的韧性因素比较复杂,Ni改善钢的韧性;Mn易使奥氏体晶粒粗化,对回火脆性敏感;降低P、S含量,提高钢的纯净度,对改善钢的韧性有重要作用(见金属的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