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神蓄电池光伏逆变电源储能型号太阳神蓄电池光伏逆变电源储能型号太阳神蓄电池光伏逆变电源储能型号太阳神蓄电池光伏逆变电源储能型号太阳神蓄电池光伏逆变电源储能型号太阳神蓄电池光伏逆变电源储能型号
ups电源技术指标标准:线性负载与非线性负载,这本来是一个电工基本原理问题。但是UPS总是要遇到这两类负载,因此必须要有个清晰的认识,才能正确认识和使用UPS。
在国标GB/T6270.3中对线性负载和非线性负载都有明确的说明,如下:
1、线性负载linearload
当施加可变正弦电压时,其负载阻抗参数(Z)恒定为常数的那种负载。
2、非线性负载non-linearload
负载阻抗参数(Z)不总为恒定常数,随诸如电压或时间等其它参数而变化的那种负载。
从以上的说明可以看出,这两种负载的本质区别是,在正弦电压的作用下,其阻抗值是否改变。而和它们是容性负载或感性负载没有关系。在线性负载中,有电感性的,有电容性的,也有纯电阻性的。功率因数不尽相同,但只要符合上面的条件,则都是线性负载。不要认为只有纯电阻性的负载是线性的,而感性和容性负载则都是非线性的,那是不对的。不要把线性、非线性的问题,和功率因数的问题混同起来,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线性负载和非线性负载的一个本质区别,就是在正弦电压作用下,线性负载的电流也是正弦的。而非线性负载的电流则是非正弦的。
在诸多负载中,非线性负载很复杂,电流波形种类很多。有尖峰的、有双峰的等等。为了说明非线性与线性电流差别的程度,用一个参数来表示,这就是峰值因数。在GB/T7260.3标准中是这样说的:
3、峰值因数peakfactor
周期量的峰值对方均根值之比。
注:术语"尖峰因数"(crestfactor)与此同义。
一般最大峰值因数的负载是台式个人计算机,峰值因数约为2.7。一个计算机系统的电流峰值因数约为2.3左右。正弦电流的峰值因数则是1.4。所以一般UPS都把能带非线性负载的峰值因数定为3,完全能满足负载的需要。特别是大型的UPS的峰值因数为3,更没有问题。只有极个别的小型UPS把峰值因数定为5。
对于峰值因数的的认识,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那就是有人认为,峰值因数是指负载启动时的启动冲击电流的倍数,按这个数据来要求UPS的峰值因数,这就不对了。
UPS所带的负载大多是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等,这些设备又多是非线性负载。因此,UPS能否带非线性负载,能带多少非线性负载,带了非线性负载又会造成什么影响等,这些问题是制造厂/供应商所关心的问题,更是广大用户所关心的问题。但是非线性负载五花八门,总得有一个大家共同认可的衡量标准。因此,IEC标准中便制定了一个基准非线性负载(Referencenon-linearload),做为标准性的附录列入自己的标准中。在我们这个国标中也在附录E中给出了这个基准非线性负载电路,如下图:
GB标准中也规定了各个参数的数值。例如,在某一负载量S下,可调电阻R1与串联电阻RS应消耗S的0.7,即功率因数为0.7,负载电压的纹波电压为5%。UC=1.22U,R1=UC2/0.66S,RS=0.04U2/S,C=0.15/R1。单个非线性负载容量最大为单相33KVA。
在使用时,对于单相UPS,调节R1使其功率达到UPS的输出额定功率,最大不超过33KVA。对于三相UPS,可用三个相同的单相基准非线性负载,分别接在各相电压上,或分别接在各相间电压上(视其设计而定)。构成三相平衡负载,最大容量不超100KVA。
这就是GB/T7260.3-2003标准的有关内容。在2000年发布了一个部标«YD/T1095-2000通信用不间断电源—UPS》通信行业标准,虽然根据EN和IEC标准也选用了这个基准非线性负载,但是在使用说明上却有所不同。
我国这个通信行业标准附录A中的A4非线性负载与UPS的连接中的A4.1(单相UPS33KVA以下的),和A4.3(三相UPS100KVA以下的)的规定。它和我们的国标EN、IEC、我国的GB标准的规定是完全相同的。
问题出现在当UPS额定容量单相超过33KVA,三相超过100KVA的连接方法。即我国这一通信行业标准的A4.2和A4.4与GB标准就有所差别。
这个通信行业标准规定为:
A4.2对于额定容量大于33KVA的单相输出UPS,可用容量为33KVA的非线性负载,仅增加线性电阻与R1并联来获得满足UPS要求的视在功率及有功功率。
这个意思很明确,就是再用线性负载电阻直接与R1并联,并调节使整个非线性负载的容量分别等于被测UPS的额定输出的视在功率和有功功率值(一般大功率UPS负载功率因数为0.8),实际上是做了一个更大的基准非线性负载.
但是GB标准却不是这个说法,现录下:
a)与我国的这个通信行业标准内容相同(略)
b)额定值在33kVA以上的单相UPS,使用表观功率为33kVA的基准非线性负载,再加上线性负载,使之达到UPS的额定表观功率和额定有功功率。
这个意思也很明确,就是33KVA的非线性负载调好后便不再动了,做为一个固定设备。若单相UPS容量超过33KVA,在基准非线性负载的外面并上线性负载。当然不是纯电阻性负载。用这个线性负载加上33KVA的非线性负载,调整到UPS要求的额定负载的视在功率和有功功率。并不是加一个线性电阻与负载电阻R1直接并联。而是一个线性负载加上一个33KVA固定非线性负载。
这两种接法显然是不同的,二者对UPS作用的结果也不会是一样的。例如,一台100KVA的单相输出UPS,按照GB标准用一个33KVA的基准非线性负载,再并上一个约67KVA的线性负载调节合适即可进行检测。可是按照我国的这个通信行业标准就要改变非线性负载R1的数值,使总容量达到要求的100KVA的数值,以进行检测。当然,我国的这个通信行业标准要严的多。
对于容量超过100KVA以上的三相UPS的非线性负载的连接,我国的这个通信行业标准规定如下:
A4.4对于额定容量大于100KVA的三相输出UPS,可采用上述第3条非线性负载(即3个33KVA非线性负载分别接在三相上—本文作者注),然后在每个线性负载上增加线性电阻,使其总容量达到UPS所要求的额定容量及有功功率。
这和单相的UPS一样,在每个非线性负载的电阻上再并联电阻,使总容量达到UPS要求的数值。
而GB标准写的也很清楚:
c)与我国的通信行业标准的内容相同(略)
d)额定值在100kVA以上的三相UPS,根据c)款,应使用100kVA的基准非线性负载,再加上线性负载,使之达到UPS额定表观功率和额定有功功率。
对于容量大于100KVA的三相UPS,两种标准的差别与容量大于33KVA单相输出的UPS相同。都是把线性负载加在什么地方的问题。
我国的这个通信行业标准选用了EN标准的这个非线性电路,但在使用上却不尽相同.要求的严格的多。二者显然是不同的。
我国市场上的UPS很多是进口设备,特别是大容量UPS都是进口设备.欧洲UPS厂家都标明自己的产品是符合EN50091(或IEC)等标准.在标写具体性能指标时,对于容许非线性负载能力的标注上,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少UPS都不标明这一项,有的笼统标注符合EN50091-1标准不具体写明数据,也有的厂家认真细致一些,对容量大于100KVA的三相UPS,则写为按照EN50091-1标准为100KVA.
如有个著名品牌UPS的技术性能指标就是这样写的:
Outputnom.power100—800KVA
Permissiblenon-linearloadAccordingtoEN50091-1100KVA
若一台三相800KVAUPS,它是按照EN标准可带100KVA基准非线性负载,再加上并联的线性负载调到800KVA(640KW).那么这样一台UPS拿到中国来检验是合格呢?还是不合格呢?按照上述我国这一通信行业标准应带800KVA的非线性负载,能通过吗?若通不过又怎么办?
在实际操作上,我国的这个通信行业标准也有些实际问题.例如,A4.2对大于33KVA的单相输出UPS,仅增加线性电阻与R1并联.若检测一台100KVA的UPS,多并电阻是很容易办到的,电阻总值为原来的1/3左右,其它器件呢?电容不变,电压纹波还能保证5%吗?电流为原来的3倍,二极管、串联电阻会不会烧毁呢?能按照这个标准所说的仅增加并联电阻就可以了吗?显然是不能应用的。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个部标在这点上,是有问题的,它不符合国际标准和我国新推行的GB/T7260.3标准
交流不间断电源(UPS)常用技术参数
1、设备运行条件
①环境温度:0~40℃.
②相对湿度:≤95%(25℃,无凝露).
2、输入指标
①额定电压:220/380VAC(主输入电源为三相三线,旁路输入电源为三相四线).
②额定频率:50Hz.
③输入电压允许变动范围:-15%~+10%.
④输入频率允许变动范围:±5%.
⑤功率因数:>0.8(满负荷).
⑥电压谐波失真度:≤5%.
⑦功率软启动:10~15s内爬升到额定功率.
3、整流器输出指标
①额定电压:按产品技术条件.
②稳压精度:土1%.
③电压可调范围:(2.00×n~2.40×n)Vdc
n一单体电池只数.
4、逆变器输入指标
电压范围:(1170×n~2.40×n)Vdc.
n一单体电池只数.
5、逆变器输出指标
(1)额定电压:220/380V(三相四线).
(2)输出电压可调范围:±5%.
(3)额定频率:50Hz.
(4)稳压精度:稳态:≤±1%.
瞬态:≤±5%.
(5)瞬态电压恢复时间:≤50ms.
(6)频率精度:土0.1%(内同步).
(7)频率同步范围:±0.5,±1,±1.5,±2Hz(可调).
(8)频率调节速率:0.1~l1Hz/s.
(9)电压波形失真度:单谐波:≤3%;
总谐波:≤5%.
(10)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度:<±1%(平衡负载);
<±3%(50%不平衡负载);
<±5%(100%不平衡负载)
(11)三相输出电压相位偏移:<±1°(平衡负载);
<±3°(不平衡负载).
(12)过载能力:10min(125%额定电流);
10s(150%额定电流).
(13)限流:100%~110%额定电流可调.
(14)负载功率因数:0.8(滞后).
6、噪声:≤60~70dB(A)(距离设备lm处)
7、效率:≥90%(满载时)
8、静态开关指标
①过载能力:l00ms(10倍额定电流);
②转换时间:≤lms.
9、蓄电池
①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每台UPS各接一组;
②浮充电压允差:1%;
③浮充电压:2.23~2.27V/单体;
④均充电压:2.3—2.4V/单体;
⑤放电终止电压:1.67~ 1.7V/单体;
⑥寿命:浮充运行情况下不低于10年(25℃).
10、电磁干扰:符合GB9254或CISPR22标准要求
11、防雷要求
UPS输入端应提供可靠的雷击浪涌保护装置,在下列模拟雷电波发生时,保护装置应起保护作用,使得设备不被损坏:电压脉冲10/700μs,5kV;电流脉冲8/20μs,20kA.
12、UPS应具有遥控、遥信、遥测功能,具有电池监测及保护系统
通信内容包括:输入电源故障、整流器故障、逆变器故障、工作方式(整流器、逆变器、旁路)、同步方式(内同步、外同步)、直流电压低、直流电压高.
UPS的所有告警信号应通过继电器干节点引至UPS的端子板上.
二、UPS配置与计算
(一)UPS蓄电池容量计算
蓄电池必须在一段时间内供电给逆变器,并且在额定负载下,其电压不应下降到逆变器所能允许的最低电压以下.由于蓄电池的实际可供使用容量与放电电流大小、蓄电池工作环境温度、蓄电池存储时间的长短、负载种类和特性(电阻性、电容性、电感性)等因素密切相关,只有在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之后,才能正确选择和确定蓄电池可供使用容量与蓄电池标称容量的比率.
蓄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可由下式求得:
其中:S——UPS电源的标称输出功率;
COSφ声——负载的功率因数,一般取为0.8;
η——逆变器的效率,一般也取为0.8;
Ei——蓄电池放电终了电压.
可以先求出所需蓄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再根据负载的性质以及UPS电源要求蓄电池应该提供的放电时间来求得蓄电池的容量.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不妨举一个例子:
一台负载功率因数PF=0.8,效率η为80%的1kVAUPS,在要求后备时间为8小时的情况下,应选多大容量的电池多少只?(已知电池额定电压为12V×7=84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