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ERUISHI蓄电池12V38AH尺寸规格全系列

名称:JIERUISHI蓄电池12V38AH尺寸规格全系列

供应商:山东萱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只

地址:济南市粟山路东临圣地龙帛大厦6层080号

手机:15810400700

联系人:杨超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63018932

更新时间:2025-01-05

发布者IP:112.232.192.211

详细说明

  杰瑞士蓄电池JRS7/12/20HR 12V7AH船舶

  标准

  电池的设计和构造符合UL942,文件号MH1718里的要求。

  品质保证EPM的全面质量保证体系通过I S O 9 0 0 1 和

  ISO/TS16949,以及福特Q-1认证,电池按照该质量体系的标准

  和程序来制造。

  电池构造

  A. 板栅

  正板栅 — 99.2%纯铅-0.8%锡。

  负板栅 — 铅钙合金。

  B. 槽式化成

  极板初充电采用槽式化成工艺,此工艺能保证充分均匀的极

  板充电。其它美国制造商采用电池化成工艺生产阀控电池。虽然

  槽式化成工艺比电池化成工艺的费用高,但出厂时能达到100%

  的额定容量,另外,槽式化成工艺能保证电池电压的*性。

  C. 极板膨胀的预防

  尽管正极板板栅采用铅锡合金,比铅钙合金极板增长更缓

  慢,EPM还是在电池底部,极群组的下面装上活动的倒“V”型

  可塌下底桥,以适应电池老化中的极板膨胀。当极板垂直增

  长时,可塌下底桥以适当的速率塌下,使膨胀不损害极板、

  盖子、槽盖密封以及极柱密封。此外,这个倒“V”型可塌下底

  桥还有助于防止运输和安装中对电池的震撞损害。

  D. 极柱

  电池极柱采用具有最大导电率的镀铅实心方形纯铜。其连接

  接触面积是所有工业阀控电池中最大的,方便电池电压的检测。

  极板数不多于15张的电池有两个极柱,17~27张极板的电池有

  4个极柱,29~33张极板的电池有6个极柱。

  E. 极柱密封

  双重环氧树脂Epox-ZTM极柱密封,经80 C 1400小时苛刻检

  测,确保无泄漏。为了安全,密封极柱的环氧树脂按极性采用

  不同的颜色,以示区别。

  F. 槽盖

  电池槽和盖用高抗冲击聚丙烯制造。

  G. 槽盖密封

  槽盖密封采用二次包焊热封技术,这对槽盖密封的防漏形成

  了双重屏障。把电池浸没在液体里并给电池施加5倍于正常内部

  压力的内压,100%通过密封测试。测试方法合于英国标准6290

  第4部分。

  H. 安全阀

  采用本森型帽式自密封安全阀,经长期使用和检测验证,本

  森型安全阀是运行较可靠、较耐用的安全阀;安全阀开阀压力为

  4.0±1psi(20.4±5.1KPa)。安全阀顶装有聚四氟乙烯的防酸隔爆片,

  能有效消除酸雾和阻止外部火花进入电池内部。安全阀的循环寿

  命超过25000个循环。

  I. 消氢催化栓

  95和125子系列电池标配MicrocatTM消氢催化栓(45、75子

  系列亦可选配)。MicrocatTM消氢催化栓装在安全阀下面。该催化

  栓采用特殊滤膜和防水圆盘保护催化剂,既能防止催化剂受潮,

  又能防止催化剂中毒,与一般催化栓截然不同。消氢催化栓能复

  合电池内产生的氢气,大幅减少水的损失,延长电池寿命,并

  拓展电池使用的环境温度范围。

  J. 玻璃纤维棉隔板

  采用Hovosorb®II超细玻璃纤维棉隔板,其5%的憎酸通道确

  保氧气复合效率。在适当的装配压力下,隔板长期保持足够的

  弹性并紧贴极板,稳定电池结构和性能。

  组件特征

  A. 开放式电池环境空间设计,中间电池靠通畅的空气对流冷却,

  保证每个单体电池运行温度*。消除缩短电池组寿命的中间

  电池被加热现象。

  B. 组件层叠安装,组件间用4个螺栓固定,安装方便简捷。

  C. 工字钢型安装底座,高100mm,易于安装地脚螺栓。

  D. 组件层叠8层,仍能抗7级地震(地震烈度9度),可用于美

  国第4地震区(中国第6地震区)安装使用。

  E. 组件表面喷塑保护。

  F. 电池端子和连接条用透明阻燃面罩保护。透明面罩通过4个

  支脚卡在组件上,易于安装和拆卸。

  G.组件也可以用23英寸标准机架安装。

  阻燃

  标准产品采用高抗冲击聚丙烯,氧指数25%LOI;也可选购

  符合UL 94 V-O,氧指数28%LOI的阻燃电池槽盖。

  电池寿命

  温度25 C条件下,Unigy II电池设计浮充使用寿命为20年。

  新电池性能

  所有的Unigy II电池在出厂时都达到了100%额定容量。这

  得益于EPM的独特的槽式化成工艺和化成最后阶段的重复充放

  循环。虽然IEEE标准允许新电池仅有90%的初始容量,但

  Unigy II电池在出厂时提供满容量(@8hr)。

  电池浮充电压匹配

  按公认的程序检验电池浮充电压的*性,如果电池的电

  压超出平均值±0.05V,就不合格。若提出要求,所有的测试数

  据都可以提供。

  电池稳定

  由于电池极板采用槽式化成工艺生产,电池达到稳定只需

  很短的时间。EPM独特的活化工艺保证每个电池里的酸都适

  量。浮充充电开始后几天之内电压就能达到稳定。

  复合效率

  在电池达到稳定后,复合效率大于99%。

  自放电率

  在25 C温度条件下,自放电 < 每月2%。

  杰瑞士蓄电池JRS7/12/20HR 12V7AH船舶

  用途

  通信领域、程控交换机、UPS不间断电源、航海设备、变电所操作及直流电源、报警系统、消防和保安系统、控制设备

  均衡充电:均衡充电是以小电流(1/20C20A)进行1~3h的充电过程。主要用来消除一组浮充电运行(即将直流电源和蓄电池并联连接的工作方式)蓄电池在同样运行的条件下,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全组电池不均衡而形成的差别,以达到全组电池的均衡。此方法一般不能频繁使用,但当蓄电池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均衡充电:

  A蓄电池组长时间在电流放电,或长时间担负直流电荷后未及时充电时。

  B蓄电池个别单格电压、电解液密度偏低,全组电池产生差别时。

  C没有按规定周期实施充、放电。

  5、恒压限流充电:恒压限流充电主要是用来补救恒压充电时充电电流过大的缺点(方法同恒压充电),通过充电电源和被充蓄电池之间串联一电阻(限流电阻)来自动调节充电电流。当充电电流过大时,其限流电阻上的压降也大,从而减少了充电电压;当充电电压过小时,限流电阻上的压降也很小,充电设备输出的电压损失也小,这样就自动调节了充电电流,使之不超过某个限度。该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免维护电池的初充电和普通蓄电池的补充充电。

  6、智能充电:智能充电是目前较先进的充电方法,原理是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动态跟踪蓄电池可接受的充电电流。应用du/dt技术,即充电电源根据蓄电池的状态自动确定充电工艺参数,使充电电流自始至终保持在蓄电池可接受的充电电池曲线附近,保持蓄电池几乎在无气体析出的状态下充电,从而保护蓄电池。该方法适用于对各种状态、类型的蓄电池充电、安全、可靠、省时和节能。

  这就是UPS蓄电池充电方式的简单介绍,用户还是根据自己的应用需求来选择充电方式,智能充电是目前应用的广泛的一种,也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性能特点

  1、 长寿命

  电池正极采用高锡合金板栅,降低活性物质利用率,使得电池具有较长的浮充寿命。

  2、 耐过放电能力强

  电池使用特殊的具有高孔率、高湿弹性的超细玻璃纤维隔板结合高压紧装配工艺,使得电池具有较强的耐过放电性能,5次短路容量恢复性能达到95%以上。

  3、 循环能力强

  极板高温、高湿固化,超高的装配压力,特殊的电解液添加剂,延缓正极活性物质循环使用过程中活性物质的软化,大大提高电池循环耐久性能。

  4、 大电流性能高

  电池极板间距小,高压紧装配工艺,提高电池大电流充放电能力。

  5、 安全可靠

  技术的端子密封结构和高温固化密封胶,保证电池端子处不爬酸,确保使用安全可靠。

  6、 免维护

  由于采用贫液式设计,内部体系产生的气体全部复合还原成水,所以不需要补水操作,实现电池的免维护性。

  7、 多种安装方式

  由于特殊隔板吸附电解液,因此电池内无游离酸,保证电池可实现如立式、卧式等多种方位安装。

  小功率UPS电源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小功率UPS电源小容量,在使用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防雷,还要注意对过电压的防护。目前小功率UPS过电压防护主要是通过两种解决方案。

  方案是增加MOV的通流容量,例如选用20D471、25D471甚至32D471的MOV器件,使通流容量提高到10kA至25KA(8/20μs,一次)左右。这样,既能够承受较长时间或周期性的过电压能量泻放,也能够令线上的残压保持在较低水平。不过,这会使防护成本大大增加(数十倍的增加)。

  第二种方案是增加MOV的动作电压,例如选用14D561或14D621等MOV器件,使动作电压从470V提高到560V或620V。这样,在不改变通流容量的情况下,大大减少了MOV的动作机率和泻能时间,而又不增加成本。不过,这会使线上的残压有所提高。

  这两种就是目前小功率UPS电源过电压防护的两种有效解决方案,另外用户还需要注意的是合理的电源过电压防护方案既能够承受较长时间或周期性的过电压能量泻放,也能够令线上的残压保持在较低水平。这一点也是大家所需要理解和面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