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的修理与装配
活塞为活塞式空压机的压缩机构的主要部件。曲轴的旋转运动,经连杆、十字头与活塞杆转变为活塞在气缸中的往复运动,对空气进行压缩而做功。
如4L-20/8型空压机采用铸铁锥形盘状活塞。它与活塞杆的锥面连接,如图所示。在活塞
的外圆上沿径向铣有活塞环槽,
并在其中装入用灰口铸铁制作
的活塞环,用来密封气缸镜面
和活塞之间的缝隙,它还起布
油和导热的作用。活塞环与气
缸接触好坏,对气缸的磨损和
压气率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修
理装配时要严格执行质量标准。
1、活塞、活塞环、活塞杆
易出现的问题及修理装配。
在正常情况下,活塞本身
不与气缸内表面(镜面)接触,而是活塞环外径与气缸内表面接触,并发生磨损,活塞只是活塞环槽的磨损。一般活塞及活塞环都不做修理,只作更换。在下列情况下应立即更换:
1)活塞出现裂纹、断裂、严重拉伤、丝堵松动或活塞环槽严重磨损等缺陷。
2)活塞环断裂或有过渡擦伤;活塞环丧失应有弹力;活塞环厚度(径向)磨损大于1~2mm;活塞环宽度(轴向)磨损大于0.2~0.3mm;活塞环在活塞环槽中的轴向间隙达到0.3mm或超过设计间隙的1.5倍;活塞环外表面与气缸壁出现间隙且总长度超过气缸周长的50%。
3)活塞杆弯曲及严重擦伤,磨损大于0.3~0.5mm。
更换的活塞环,使用出厂家带来的备件或按厂家图纸制造的活塞环,更换不得多于三次。再更换应采用加大活塞环外径的活塞环。
在事故情况下,活塞裂纹或损坏;活塞槽岸受到崩溃或断裂,应更换新活塞。若气缸磨损需加大气缸内径(镗缸)时,活塞要重新制作(相应地加大活塞外径、活塞环尺寸)。
更换活塞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取下气缸盖,倒置于工作台上,以便检查和清理;
(2)从十字头上拆下活塞杆,并从气缸内拉出活塞;
(3)从活塞上用扩张器取下活塞环,检查后清理与活塞环相关联的部位;
(4)校正尺寸,准备好更换的活塞环,并除去飞边毛刺和尖角,用扩张器装入活塞;
(5)将装好活塞环的活塞装入气缸,并与十字头进行联接;
(6)盖上气缸盖,调整好上下或前后死点间隙。
自活塞上取下活塞环时,按下列程序进行:
(1) 将扩张器的短端插入活塞环的切口内,用手压紧扩张器的长端,使其短端在活塞环切口内张开;
(2) 将三块金属板放入活塞环与活塞环之间;
(3) 将其中间一块金属板沿活塞在活塞环下移动到活塞中部;其余两块金属板保留在活塞环两端下面;
(4) 沿金属块移动活塞环,并将活塞环自活塞上取下。
2、活塞、活塞环和活塞杆修理装配质量要求
1)与活塞杆相配合的支承端面对活塞配合内孔轴心线的垂直度不大于附录一表9中的规定。
2)活塞外圆柱面轴心线对活塞相配合内孔轴心线的同轴度:活塞直径≤120mm时,为0.025mm;活塞直径>120~250mm时,为0.03mm;活塞直径>250~500mm时,为0.04mm。
3)活塞的圆柱面、活塞槽两侧面与活塞杆外圆配合处及活塞杆贴合平面的表面粗糙度均不大于1.6。
4)新换活塞环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表面硬度:D>500mm时,HB=89~102;D≤500mm时,HB=90~107。一般情况下活塞环的硬度应比缸套高10%~15%;
(2)活塞环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杂物、疏松等铸造缺陷,环的两端及外圆柱面上不得有划痕;
(3)表面粗糙度:外圆柱面不大于1.6,端面不大于0.8;
(4)活塞环端面平面度不大于有关规定;
(5) 凡在磁力工作台上加工的活塞环,加工后应退磁。
5)活塞环在装配前先在气缸内人选漏光检查。在整个圆周上漏光处不多于两处,每处弧长不得大于25。,总长不得超过45。,且与活塞切口距离大于30。;不接触处的间隙不大于0.04mm。
6)活塞环与环槽的侧面间隙及径向间隙应符合设计规定。用手压紧活塞环时,活塞应能全部沉入环槽内成一凹口。
7)活塞环装入气缸内,其切口位置应相互错开,错开角度不小于120。。所有切口要与气缸的气阀口、注油孔等适当错开。切口间隙应符合设计规定。
8)大修后或新更换的活塞杆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与活塞孔相配合的圆柱面轴心线对活塞杆磨擦面轴线的同轴度、活塞杆摩擦面的圆住度应符合有关规定;
(2)与活塞配合的轴肩端面对活塞杆磨擦面轴心线的垂直度不大于附表的规定;
(3)活塞杆表面粗糙度:磨擦表面不大于0.2,与活塞配合处不大于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