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惠州电缆回收最全最新报价

时间:2019-11-22 14:38

  最全的电线电缆选用手册及线缆结构计算

  电缆

  线缆之家

  1、我国部分常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专业标准代号

  2、常用国际标准及外国标准代号

  3、字母符号及其表示意义

  4、电缆护层型号及其表示意义

  5、常用线缆结构计算

  1)圆单线:圆单线为不包覆其他金属层的单根圆形导线。

  2)圆单线的面积S

  π

  S = —— d2(mm2)

  4

  3)圆单线周长L

  L = πd (mm)

  4)圆单线的重量

  π

  W = —— d2 ρ= Sρ(kg/km)

  4

  式中:ρ——材料密度(g/cm3)

  5)常用圆单线重量

  6)扁线:扁线用于电磁线类的矩形导电线芯和电缆铠装等。

  S = ab — [4r2—πr2]

  = ab — 0.858 r2 (mm2)

  式中:a——厚度(mm);

  b——宽度(mm);

  r——圆角半径(mm)。

  7)扁线的周长L

  L = 2(a + b)— (8r — 2πr)

  8)扁线尺寸偏差

  10)普通绞线截面积S及重量W

  S = (π/4)d2Z(mm2)

  式中:d——单线直径;

  Z——单线总根数。

  W = SKmρ= (π/4)d2ZKmρ(kg/km)

  式中:Km——绞线平均绞入系数;

  ρ——绞线用材料的密度(g/cm3)。

  11)复绞线:复绞线由多股束线或普通绞线以正规绞合制成,故外径成圆形。

  12)复绞线外径D复1

  当复绞线的胶线采用绞线时:

  D复 =(D复/ D股)(D股/d)d

  =(D复/d)d = M复·d

  当复绞线的胶线采用绞线时:

  D复 =(D复/ D股)(D股/d)d

  =(D复/d)d = M复·d

  当复绞线的胶线采用束线时:

  D复 =(D复/ D股)(D股/d)d·k

  =(D复/d)d ·k = M复·d·k

  式中:D复/ D股——复绞线外径与股线外径之比;

  D复/d——股线外径与单线直径之比;

  d——单线直径;

  M复——D复/d;

  K——束线调整系数。

  13)复绞线填充系统η复

  η复 =η1η2×100(%)

  式中:η1η2——分别为股线绞合和复绞时的填充系数(%)。

  14)复绞线重量W复

  W复 =W股 Z股 K复 (kg/km)

  式中:W股 ——复绞中的股数;

  K复 ——复绞的绞入系数。

  15)空心线芯:一般用于高压电缆导电线芯,内通绝缘体(如充油电缆的绝缘油)。

  16)单圆线构成空心线芯的外径及重量

  外径D按下式计算:

  D = D支 + 2nd +2t (mm)

  式中:D支——内撑螺旋管外径(mm)

  n——铜单线的绞制层数

  d——铜单线直径(mm)

  t——屏蔽层厚度(mm)

  重量W按下式计算:

  W = W支 + W铜 + W屏 (kg/km)

  W铜 =(π/4)d2ZKmρ (kg/km)

  式中:W支 ——内撑螺旋管重量;

  W铜 ——铜线重量;

  W屏 ——屏蔽层重量。

  17)Z或弓形单线空心线芯的外径及重量

  外径D按下式计算:

  D = Do + 2t = Do + 2(t1 + t2) (mm)

  式中:Do —— 型线绞合后的孔径(mm);

  t —— 型线绞合后的总厚度;

  t1 —— Z形线厚度(mm);

  t2 —— 弓形线厚度(mm);

  18)压缩绞线及紧压线芯:架空线用压缩绞线和电缆导电线芯用圆形紧压线芯,其结构、绞合和紧合工艺及截面形状完全相同。它们的外径都小于普通绞线。

  19)压缩绞线与紧压线芯的截面积S

  π 1

  S = — d2 Z — (mm2)

  4 μ

  式中:d——单线直径;

  z——单线根数;

  μ——紧压时单线延伸系数,取以下的经验值:

  截面为25~70mm2,μ=1.05;95~120mm2,μ=1.035;截面≥150mm2,μ=1.04。

  20)压缩绞线及紧压线芯的重量W

  π 1

  S = — d2 Z — Kmρ (kg/km)

  4 μ

  式中:Km——平均绞入系数;

  ρ——材料密度(g/cm3)

  如果绞线是由不同直径的单线构成,则计算时应对d2 Z的乘积,分别进行计算。

  21)实体绝缘层:这是一种常见的绝缘层,它包括挤包或纵包橡皮绝缘、挤包或涂覆的塑料绝缘和漆膜等。

  22)圆形单根线芯绝缘层:这是最简单的绝缘层形式,这种形式主要用于一般绝缘电线、漆包圆线、通信电线电缆、信号及控制电缆等。

  绝缘层外径D

  D = d + 2t (mm)

  式中:d —— 导体直径(mm);

  t —— 绝缘层厚度(mm);

  绝缘层截面积S

  S = π(d + t)t (mm2)

  绝缘层重量W

  W =π(d + t)tρ (kg/km)

  式中:W —— 固体漆膜重量(kg/km);

  ω —— 固体含量(%)

  聚乙烯 0.92-0.95 聚氯乙烯 1.35-1.4

  23)钢带铠装后的外径及材料重量

  D = D1 + 4t — 1 (mm)

  W =π(D1 + 2t — 1)2tρk (kg/km)

  式中:D1 ——钢带铠装前半制品外径(mm)

  t——钢带厚度(mm)

  ρ——钢带密度(g/cm3)

  k——钢带间隙系数。

  6、漆包线的品种、特点和用途

  7、特种绕组线的品种、特点和用途

  8、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产品型号中各部分的代号及其含义

  9、通用橡皮塑料电线使用要求和结构特点

  10、通用橡皮塑料软电线使用要求和结构特点

  11、屏蔽绝缘电线电缆使用要求和结构特点

  12、屏蔽绝缘电线电缆使用要求和结构特点

  13、矿用电缆使用要求和结构特点

  14、地震电缆使用要求和结构特点

  15、钻探电缆使用要求和结构特点

  16、电梯电缆使用要求和结构特点

  17、控制信号电缆使用要求和结构特点

  18、直流高压电缆使用要求和结构特点

  19、光缆的分类和特征

  20、光缆按使用环境分

  21、电缆线芯导体材料与金属屏蔽材料种类、形态和用途

  22、电线电缆用金属材料常用名词及其含义

  23、塑料基本性能的常用名词及其含义

  24、塑料电缆料的检验

  25、橡胶和橡皮的专有性能名词及其含义

  26、铠装保护材料种类和用途

  线缆行业公式大全

  原创: 线缆小编  线缆行业朋友分享圈  9月16日

  为回馈更多线缆企业朋友的支持,我们将再次整理一批线缆行业公式大全的笔记本赠送给我们的线缆朋友圈粉丝,加入我们线缆朋友圈,余生我们宠你,拟将把目前市场上可以应用到的线缆公式进行分享,目前收集整理行业公式和征集企业家中,预计在9月中旬定稿,九月下旬进行印刷分享,一本涵盖线缆行业技术的笔记本,值得你的期待和赞赏吗?一本在手,线缆行业随便走!(以下为部分文案分享)

  线缆物理特性公式大全

  铜线长度计算方法:

  L为长度(单位:M),m为质量(单位:KG)

  d为单根铜OD(单位:mm),n为绞合的根数

  1

  芯线绝缘材料用量计算方法:

  [M為每KM之芯线材料需要的用量(單位:kg),D為芯線OD(單位:mm),d为单根导体OD(單位:mm),n为绞合的导体根数, P为所用材料的密度(SR-PVC:1.4, PP.PE:0.94, PVC:1.4-1.45,其它可以詳情查下表)] 

  计算公式:M=(D2-d2n)×0.7854×P  

  1

  外被(护套)材料用量计算方法:

  [m外被料质量,d为皮厚(适用于空管及半充实)]

  m=[OD2-(OD-2d)2]×0.7854×P

  一般电线电缆标准会规定外被最小平均厚度(Min Average Thickness)和任意点最小厚度(Min Thickness at Any Point)

  除此规定外,外被厚度的确定还应考虑实际生产能力。(如:UL 2725规定外被最小平均厚度为9Mil(0.23mm)、任意点最小厚度为7 Mil(0.18mm),但实际生产时一般会超过此标准)   ---  1Mil=1Inch/1000=0.0254mm

  1

  押出设备押出量的简单计算方法

  [D螺缸內徑, Hm計量部(均化段)溝深mm,N螺桿回轉數rpm,ρ原料比比重(注:實際押出量約為計量值得40%,橡膠粘度較高約為70%)]

  Q= 0.9πd[Hm(D-Hm)]*60*N / 106 *ρ(KG/hr) 

  1

  遮蔽率计算方法

  [注:所用之長度單位為inch (N每股條數, d每條OD, P目數, C股數 D被編織物之OD)]

  编织屏蔽( Braid Shield ):

  编织屏蔽可消除各个方向上的干扰, 屏蔽效果高,结构稳定, 外观圆整

  屏蔽效果与编织率有关

  编织率与编织锭数、每锭股数、编织线直径、编织目数及编织内线径有关

  编织率的计算(θ为编织角):   Tgθ=[2* π *(D+2d)*P]/(25.4*C)  F=(N*P*d)/(25.4*Sinθ)  ρ=(2F-F2)*100%

  D---编织内线径    d---编织线直径   P---目数   C---锭数   N---每锭股数

  编织屏蔽( Braid Shield ):如:编织内线径为1.6mm,编织16/5/0.10,7.99目,求编织率。 

  编织率计算方法

  缠绕遮蔽率计算方法

  1

  导体绞合外径

  OD=√n × d × 1.155 (n为导体构成的根数,d为导体的OD)

  1

  捻入率计算方式

  [(L:成品展開長度, L0:成品展開前長度)]

  1

  导体电阻

  (P為導體導電率,銅P=1.724×105Ω/mm)

  1

  同心度计算方式

  1

  偏心度计算方式

  1

  同轴度计算方式

  1

  绝缘抗张强度

  1

  绝缘延伸率

  又名绝缘伸長率: f=[(L-L0)/L0]×100%(L:拉斷後長度,L0為拉斷前長度) 

  1

  发泡度计算方式(如:DGDA3485=0.941 DGDA58600=0.946)

  1

  絞距的理论計算(最大值不能超过以下设计尺寸)

  UL絞距計算=絞合外径OD × 20倍

  CSA絞距計算=絞合外径OD × 30倍

  1

  对绞外径

  对绞线的等效外径:  D=1.65d或1.71d   (软质用1.65d,硬质用1.71d),sometimes D=1.86d

  复对绞线等效外径﹕ D=2.6d  

  多对数绞线等效外径﹕ 

  对绞节距. 

  根据对绞组对数,芯线外径选取. 

  1

  缠绕屏蔽(Spiral Shield)

  缠绕铜线条数的计算: N=[(D+d)* π]/d•以上N为屏蔽率为100%时的铜线条数。•屏蔽率ρ=(实际缠绕铜线条数)/N*100%    如:缠绕内线径为2.0mm,缠绕63/0.10,求屏蔽率。   N=[(2.0+0.1)* 3.14159]/0.1  =65  ρ=(63/65)*100%=97%       

  D---缠绕内线径        d---缠绕线直径

  1

  绞入系数: 

  芯线绞合的绞入系数为1+(圆周率X绞合外径/绞合节距)的二次方. 

  D----绞合外径. 

  H----绞合节距.      

  在绞线过程中,对于多芯并芯线分层的情况,虽然为束绞,各层芯线绞入系数并不相同.为了保守起见,增大安全系数,并且减化计算,所以在上述绞入系数的计算中D采用芯线绞合的绞合外径(理论上,各层的绞合系数应为节圆直径代入上式计算).

  建议计算方式举例

  1

  铝箔重量计算公式:铝箔厚度×1.25×铝箔比重(1.8)×1×铝箔宽度

  1

  编织重量计算公式:0.7854*d2*8.89*每锭条数*锭数*系数(1.1)

  1

  缠绕重量计算公式:0.7854* d2*8.89*缠绕条数*系数(1.08)

  1

  充实押出外被重量计算公式(芯线绞合后直接过粉充实押出):

  KFT/Kg=(D2-d2×N) ×0.7854×W×1.02×1

  D:外被外径OD     d:芯线绞合外径或编织完成外径      W:PVC比重

  1

  管状押出外被重量计算公式(加地线铝箔或加地线铝箔再加编织):

  KFT/Kg=(D2-d2×0.9) ×0.7854×W×1.02×1

  D:外被外径OD     d:芯线绞合外径或编织完成外径      W:PVC比重

  1

  绝缘重量计算公式(单芯电子线):

  KFT/Kg=(D2-d2×0.85) ×0.7854×W×N×1.02×1

  D:绝缘外径OD     d:导体绞合外径   W:PVC比重     N:芯线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