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选择和勘测是整个线路设计中的关键,方案的合理性对线路的经济、技术指标和施工、运行条件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做到既合理的缩短路径长度、降低线路投资又保证线路安全可靠、运行方便,一条线路有时需要徒步往返3~5趟才能确定出最佳方案,所以线路勘测工作是对设计人员业务水平、耐心和责任心的综合考验。
在工程选线阶段,设计人员要根据每项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线路沿线地上、地下、在建、拟建的工程设施进行充分搜资和调研,进行多路径方案比选,尽可能选择长度短、转角少、交叉跨越少,地形条件较好的方案。综合考虑清赔费用和民事工作,尽可能避开树木、房屋和经济作物种植区。
在勘测工作中做到兼顾杆位的经济合理性和关键杆位设立的可能性(如转角点、交跨点和必须设立杆塔的特殊地点等),个别特殊地段更要反复测量比较,使杆塔位置尽量避开交通困难地区,为组立杆塔和紧线创造较好的施工条件。
杆塔选型
不同的杆塔型式在造价、占地、施工、运输和运行安全等方面均不相同,杆塔工程的费用约占整个工程的30%~40%,合理选择杆塔型式是关键。
对于新建工程若投资允许一般只选用1~2种直线水泥杆,跨越、耐张和转角尽
输电杆塔
输电杆塔
量选用角钢塔,材料准备简单明了、施工作业方便且提高了线路的安全水平。对于同塔多回且沿规划路建设的线路,杆塔一般采用占地少的钢管塔,但大的转角塔若采用钢管塔由于结构上的原因极易造成杆顶挠度变形,基础施工费用也会比角钢塔增加一倍,直线塔采用钢管塔,转角塔采用角钢塔的方案比较合理,能够满足环境、投资和安全要求。
针对多条老线路运行十几年后出现对地距离不够造成隐患的情况,在新建线路设计中适当选用较高的杆塔并缩小水平档距可提高导线对地距离。在线路加高工程中设计采用占地小、安装方便的酒杯型(Y型)钢管塔,施工工期可由传统杆塔的3~5天缩短为1天,能够减少施工停电时间。
基础设计
杆塔基础作为输电线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造价、工期和劳动消耗量在整个线路工程中占很大比重。其施工工期约占整个工期一半时间,运输量约占整个工程的60%,费用约占整个工程的20%~35%,基础选型、设计及施工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线路工程的建设。
根据工程实际地质情况每基塔的受力情况逐地段逐基进行优化设计比较重要,特别对于影响造价较大的承力塔,由四腿等大细化为两拉两压或三拉一压才是经济合理的。
结束语
纵观近年来的输电建设工程,每项工程都有各自特点,设计中脱离工程实际,一味生搬硬套是无法保证设计质量与满足电网发展需要的。只有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通过优化方案,科技攻关,不断探索与创新,才能满足建设坚强电网的要求,才能开创工程设计“技术先进、安全合理”的全新局面。
架线施工
在以往66kV及以上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中,经常遇到个别导线由于施工中各种原因造成磨损,需要处理,为施工造成不便。
1 装卸、运输过程中导线磨损
导线在装卸、运输过程中易发生磨损的情况和防磨措施:
1.1导线线轴变形、线轴板丢失、线轴外保护层脱落。
采取措施:装卸、运输前需外观检查。
1.2线轴在运输车辆中滚动、翻转,与四周碰撞。
采取措施:运输过程中在线轴下方加设垫木等锚固措施,保证线轴不能随意滚动翻转,并保证线轴要立着摆放,不能水平倒放。
1.3装卸过程中吊装导线方法不当。
采取措施:采用吊车吊装导线线轴,轻装轻放,不得碰撞,且吊索长度要适当以免轮轴受吊索挤压变形。注意线轴侧板是否有损坏,及时处理防止磨伤导线。
2 放线过程中导线磨损
导线在张力放线过程中易发生磨损的情况和防磨措施:
2.1导线与线轴车摩擦。
采取措施:放线过程中,随时派专人看护线轴车,发现有摩擦情况随时停车变换线轴车方向或采取软物垫起等措施。
2.2导线换轴时,蛇皮套与导线接触损伤。
采取措施:蛇皮套使用前检查其质量,看是否有易划伤导线的硬物,并且在使用时做到轻拿轻放。
2.3导线放线过程中与放线档内跨越物摩擦。
采取措施:在张力放线施工前,必须计算架线张牵力,保证对跨越物和跨越架距离,在计算不能保证对其摩擦的情况下,则需采取如:下导线上提等措施。
2.4导线与牵引绳、导引绳摩擦。
采取措施:展放导线和导引绳、牵引绳应避免摩擦,排定展放顺序。确定导线展放与导引绳、牵引绳展放弛度保持互相无接触,派专人在放线过程中在各个塔位对放线过程进行监控。
2.5牵引板翻等情况过耐张塔导线磨损。
采取措施:耐张塔两侧高差较大的,双滑车应不等高悬挂。为保证辆花车受力一直,应注意其意为、定位和钢绳套连接长短,根据高差、档距、张力及转角度数进行计算后再施工。如耐张塔上扬,可在地面根据转角大小,倒挂一个或两个滑车。放、紧线施工调整导线张力要平稳防止冲击,放线过程中严格监视各档情况。发现钱详细检查旋转连接器质量,转动灵活程度。
2.6升空操作,牵引绳索与导线摩擦、导线互磨、释放压线钢绳、升空时导线在滑车中跳槽等过程磨损导线。
采取措施:升空应根据导线升空后方位,先升远方导线并依次升空,防止牵引绳索或导线之间较差碰撞。释放到西安压绳应用软绳并防止导线与压绳相互摩擦,升空前压接时应根据沿线各档交叉跨越对地情况,尽量减少导线余线长度,使升空后导线保持对地安全净空距离。
2.7导线地面锚线部分与工器具之间磨损。
采取措施:导线与工器具之间需使用防磨措施,比如锚线过程中锚线钢锚、临锚钢绳、卡线器采用挂胶处理,导线套胶管。
2.8导线与地面接触磨损。
采取措施:导线落地前地面应铺设彩条布、草垫、苫布等保护隔离设施,保护导线不与地面直接接触,并在下方垫设支架使其离开地面并设专人保护。
3 附件安装过程中导线磨损
3.1导线起吊工具与导线磨损。
采取措施:使用已挂胶的起吊绳及吊钩,吊钩与导线接触长度大于50mm。
3.2间隔棒安装过程中导线磨损。间隔棒安装过程中飞车安装护线胶管,飞车速度不宜过快,要平稳匀速前进,飞车下坡过程中刹车按速度使用,过悬垂线夹时两人操作,在活门出入口处导线上预先安装护线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