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县概念规划设计文本编制甲级公司

名称:武宁县概念规划设计文本编制甲级公司

供应商:金兰企划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份

地址:楷林国际大厦A座607

手机:18768893215

联系人:黄老师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06404061

更新时间:2017-02-28

发布者IP:218.28.253.254

详细说明

  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积极推动合肥、芜湖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建设。在公交车、出租车等城市客运以及环卫、物流、市政、邮政、机场和车站通勤、公安巡逻、景区观光等领域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运营比重。探索开通城际间新能源汽车客运专线,不断增加营运路线和规模,并逐步向全省范围扩展。推进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使用新能源汽车。 

  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为重点,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加强光伏制造关键技术研发,推进高效率低成本光伏技术应用,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强化风电设备制造和系统集成能力,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发展风光互补发电技术,推动太阳能和风能混合发电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加强智能微网系统、低压侧并网技术等的研发创新,发展适应新能源特点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到2020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超过1200亿元。 

  项目咨询机构始终坚持“以诚信求生存,以质量求稳定,以互惠求发展,以创新求进步”的经营宗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终实现互利双赢的经营发展方向。金兰企划不断在合理中创新发展,运用全新网络交易平台,全方位面向企业及个人,提供编制可行性报告优质服务。

  服务类型: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

  服务价格:协商定价

  服务机构:金兰企划/金兰工程

  成品类型:精装纸质版+电子版

  服务时间: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协商时间

  控制性详细规划 是城市、乡镇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用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的规划。[1]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以对地块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和城市设计引导、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动控制和环境保护规定为主要内容,并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等方式对各控制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的控制和引导

  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加快发展动力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及其生产、控制与检测等装备,重点开展高比能动力电池新材料、新体系以及新结构、新工艺等研究,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长远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驱动电机系统及核心材料,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力争电机、电池、电控以及整车的研发和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加快充电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领域,推进充电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的充电服务体系。落实国家支持充电设施建设的用地政策,加大对充电设施建设用地的支持力度。明确充电设施配建要求,鼓励建设集停车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化停车场,并结合实际需求和场地建设条件,逐步推进已建和在建的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以及住宅小区增建充电桩。将充电设施纳入高速公路配套设施建设。 

  金兰企划提供:

  节能评估报告(专家评审,案例多,经验丰富)

  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立项、批地、申请银行贷款、政府补贴)

  资金申请报告(申请专项资金)

  商业计划书(融资或者企业自用)

  招投标书(中标率高,价格低)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鸟瞰图/平面图(3D建模技术)

  高端画册(精美,有图有真相)

  概念规划设计文本(前瞻性)

  基本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一)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二)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用地指标;

  (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的用地规模、范围及具体控制要求,地下管线控制要求;

  (四)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黄线)、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绿线)、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紫线)、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蓝线)等“四线”及控制要求。

  编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管理要求,以及社区边界、城乡建设要求等,将建设地区划分为若干规划控制单元,组织编制单元规划。

  把握能源变革的重大趋势和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的发展要求,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为重点,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的应用比例,全面推进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20年,绿色低碳产业产值规模达到5000亿元以上。 

  1.新能源汽车 

  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为主,鼓励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坚持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相结合、整车引领和加强配套相结合,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达到30万辆以上,建设成为核心竞争力强、配套完善、产业化领先、配套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产值超过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