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东山经》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现今发现的砭石产于山东省泗水之滨,又称泗滨砭石、泗滨浮石,是我国最早被命名的岩石,命名时间在距今400多年以前。
泗滨浮石历来都是王朝的圣物、寺观的法器,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物理研究发现,泗滨浮石具备特有的超声波、远红外射线、特殊的音频特点、以碳酸钙为主要成份呈微晶结构,含有四十多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且符合安全标准,以其“微晶、超声、远红外”三大特点,居一切岩石、矿物之冠,被认定为首选的砭具佳石。它的手感涩中有滑、硬中有软、凉中有温。
砭石养生保健的主要作用机理有以下几方面:
1.温助阳气,祛湿散寒
泗滨浮石的红外辐射频带极宽,波长超过15μm,可使人体皮肤表面局部增温,达到温助阳气,祛湿散寒的作用。
2.疏经活血,通络止痛
砭石与人体摩擦可产生大量的超声波脉冲,能够促进体内细胞运动,加快血液循环,人体吸收超声波能量后可在组织内出现发热反应,加之红外辐射的温经作用,更易推动气血沿经运行,达到疏经活血,通络止痛的效果。
3.潜阳定惊,止悸安神
泗滨浮石具有石类重镇沉降之性,可收潜阳定惊之效,微晶结构的特点决定其质感细腻,摩擦时不仅易使身体进入放松状态,且产生的超声波可扩张心脏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液供应及组织微循环状态,具有松弛肌肉、解痉止悸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