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8-16 11:23
据了解,在日本,70%的食品速冻机用于快餐与团体伙食,而我国食品速冻机目前大部分供应超市零售。目前,我国食品速冻机行业还不到100亿元销售收入,与此类似的餐饮行业有近3万亿元的销售收入,无论是与餐饮行业的销售额比较,还是与发达国家同行业相比,我国食品速冻机行业差距都非常大。在中国,与速冻业配套的相关行业如面粉加工业、肉禽饲养及屠宰和冷链运输远远跟不上食品速冻机行业的发展。受生产技术、运输等条件限制,食品速冻机产品质量仍然略显不足。而受到产业链的约束,所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生产环节企业可以控制,但在运输流通、终端则难以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冷链,零售终端的冷库、冷柜等设备温度不达标,都有可能产生。
一方面是激烈的竞争、恶劣的竞争环境,另外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场空间。在国际市场上,60%以上的冷冻冷藏食品用于餐饮业,而我国的这一比例不到5%.巨大的市场将引发食品速冻机市场的兴起,为食品速冻机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商机和空间。由此可见,中国的速冻业面临着一种恶劣的竞争环境的束缚和标准不一的困境。要给速冻业“细菌门”解冻,除了从检测标准上与国际接轨之外,还需要进一步理清速冻业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的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