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君御文化艺术品发展有限公司
发展历程
一、原始瓷器——商代
商代出现的釉陶被称为原始瓷器,属于青瓷系。
1、状况:不多见。
2、胎骨、釉料接近瓷器。
釉是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种类很多:
1) 按烧成温度:可分高温釉、低温釉;
2) 按外表特征:可分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裂纹釉(开片)、结晶釉等;
3) 按釉料组成:可分为石灰釉、长石釉、铅釉、无铅釉、硼釉、铅硼釉等。
3、浙江上虞发现青瓷窑址。
4、器型:尊、罐、豆
郑州铭功路商墓出土青瓷尊
北方地区发现很多墓葬出土。如
1) 河南(郑州、安阳、洛阳、巩县、偃师),
2) 河北(藁城)、
3) 北京,
4) 陕西(西安),
5) 山东(益都),
6) 安徽(屯溪),
7) 江苏(南京、丹徒)等地商周遗址和墓葬中,先后出土了许多原始青瓷及残片,主要器形有尊、碗、盘、瓶、瓮、罐、豆等。经科学测定,它们已基本上具备了瓷器的特征,但与后来成熟阶段的青瓷比较,还带有原始性,这些也称为原始青瓷。
不成熟的地方表现在:
1) 气孔较大。
2) 胎料中杂质较多。
3) 釉色还不够稳定。
二、原始青瓷——春秋战国
青瓷:指的是高温颜色品种之一,其坯料和釉料均含有较高的铁的成分,经过1200度以上高温焙烧,使瓷器表面挂釉有一层锃亮的青光。
三、早期瓷器——汉代,东汉时期进入了成熟阶段
1、使用了龙窑,温度达到1300度。
2、使用高岭土相近的瓷土。
3、挂釉不到底,有弦纹、波纹装饰。
4、出现了青瓷和黑瓷。
黑瓷:为施黑色高温釉的瓷器。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的品种,也用氧化铁作釉的呈色剂,增加铁的含量就成了黑瓷,其釉料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在5%以上。黑瓷创烧于东汉,浙江上虞窑烧制的黑瓷,施釉厚而均匀。
上虞窑:我国古代著名青瓷窑之一。在今浙江上虞。境内窑址密集。今小仙坛及帐子山东汉瓷窑遗址,是我国最早瓷窑之一,烧造青瓷、黑瓷和印纹硬陶。三国吴及两晋所产青瓷极为精致,南京赵士冈吴墓出土赤乌十四年(251)青瓷虎子,镇江晋墓出土的青瓷押均为上虞窑产品。江浙地区墓葬出土这一时期的瓷器也大多属此窑所产。南朝、隋、唐稍有衰退。五代、北宋烧制复盛,为著名越窑的重要产地之一。1984年曾在上虞发现两座商代结构完整、装烧量大、窑温高的烧造印纹硬陶的龙窑。
青瓷: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东汉有了重大突破。在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河南、甘肃等地东汉墓葬和遗址中,都出土了东汉的青瓷器。
浙江上虞县就发现了四处东汉瓷窑窑址,其中小仙坛窑址瓷片的科学测定表明,
1) 含铁量比原始青瓷少,
2) 胎体呈灰白色,
3) 胎质烧结,吸水最低的一片仅有 0.16%,
4) 烧成温度为 1310℃,
5) 采用龙窑焙烧,
6) 显微镜结构与近代瓷器基本相同,透明度也达到较高水平。
说明东汉时期青瓷烧造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因浙江上虞县一带曾是古越人的故乡,战国时属越国管辖,唐朝时称越州,所以这一带的瓷窑统称越窑。及河南,山西等地瓷窑生产的黑瓷,也很有特色。金、元、明、清各代黑釉瓷一直都是民间日常用瓷。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纹饰
折叠常见纹饰
常见纹饰有:百花、山水人物、渔樵耕读、耕织图、十六子、百子图、博古、八仙、八宝、三星人、云龙、穿花龙、九龙、九龙闹海、海水龙、云鹤、团鹤、云凤、凤穿花、云蝠、团蝶、牡丹、凤牡丹、丹凤朝阳、水仙、兰草、兰石、石榴、莲池荷花、并蒂莲、秋葵、菊花、月季、海棠、四季花、玉兰花、团花、团菊、折枝、牡丹、缠枝莲、山石芭蕉、山石 .牡丹、秋叶怪石、山石竹鹊、花卉蝴蝶、喜鹊梅花、海马瑞兽、雄鹰独立、鹰石、三鱼、荷花翠鸟、花鸟、锦维牡丹、松鹿、松鹤、松鹰、松下老人、二老赏月、人鹿、仕女、牧牛图、三羊开泰、五子登科、米带观砚、山高水长、万寿无疆、安居乐业、歌舞升平、双燕、五谷丰登、年景、松寿梅、重阳菊花、七夕图、狮球、海兽、天鹅、天马、花蝶、葫芦、竹石、菊石、松石、折枝花、折校果、灵芝、葡萄、蟠躏螭、朵花、梧桐、缠枝花、团莲、把莲、勾莲、冰梅、草虫、鱼藻、蝈蝈、蛐蟀、佛手、白菜、西湖十景、庐山十景、羊城八景、太白读书、仕女歌舞、印谱、秦砖汉瓦、金石文字、皎洁明月、银河在天、七珍八宝、寿星、钟尴、罗汉、二老图、五伦图、太平有象、蝴蝶探花、喜字、八仙庆寿、眼麟、福禄寿、蜂蝶、梅雀、杏林春燕、水浮莲、西蕃莲、苟药、芙蓉、富贵白头、松下三老、合和二仙、刘海金瞻、竹兰梅菊、子孙葫芦、竹林七贤、四灵、十鹿、百鹿、三秋、九秋、八桃、九桃、西厢记、三国演义、封神榜、文王访贤、水浒、空城计、隋唐演义、陈平卖肉、木兰从军、加官进爵、赤壁赋、饮中八仙、大乔二乔、四妃十六子、婴戏百子图等。有许多装饰图案的构思,有着耐人寻味的深刻寓意和表达人们内心对幸福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祝福。下面重点介绍一些我国古代传统装饰图案。
折叠二龙戏珠图案
为二条云龙一火球;龙据说是“四灵”之长,“四灵”为龙、凤、龟、麟。《广雅》载“有鳞曰蛟龙,有冀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蜻龙,末升天曰蟠龙。”在传说中龙珠被认为是一种宝珠,可避水火。如果图案为多条龙戏珠,称为“群龙戏珠”。如果图案为二条云龙盘旋中间有一寿字,则称为 “云龙捧寿”。表示吉祥安泰相祝颂的意思。
折叠龙凤呈祥图案
为一龙一凤;传说龙是鳞虫之长,凤为羽虫之尊。那里有龙出现,那里就有凤来仪,那里就会天下太平,五谷丰登。龙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祥兽瑞鸟,为一种祥瑞和吉祥的象征。此外也有称之为“龙祥凤瑞”。
折叠龟鹤齐龄图案
为一龟一鹤;传说中的龟是四灵之一,为甲虫之长。是长寿的象征,可兆吉凶。故古时以龟甲刻文。《尔雅·释虫》中记载 “十龟:一神龟、二灵龟、三摄龟、四宝龟、五文龟、六篮龟、七山龟、八译龟、九水龟、十火龟。”日本人对龟有特殊感情,常有以龟字为名者,而取其长寿之意。
传说中的鹤是一种仙禽,据《雀豹古今注》中载,“鹤千年则变成苍,又两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可见古人认为鹤是多么长寿了。因而鹤常被认为鸟中长寿的代表。而龟鹤齐龄则寓有同享高寿之意。
折叠松鹤延年图案
为仙鹤、松树;松在古代人们心目中认为是百木之长,在古籍中亦有载“松柏之有心也,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所以,松除了是一种长寿的象征外,也常常作为有志有节的代表和象征。松鹤延年则寓延年益寿或为志节清高之意。亦有称“松鹤同春”。
折叠岁寒三友图案
为松、竹、梅或竹、梅、石松;“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竹,清高而有节,宁折不屈,开怀大度,人们常以竹之节寓气节之节。周灭商后,伯夷、叔齐入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为有气节之人物。梅,不惧风雪严寒,明代杨维真曾有诗赞梅云“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览天下青”。梅花之品格为历代人们所称颂。松、竹、梅被人们称为“岁寒三友”。而颂扬品德、志节高尚之意。
宋代名家苏东坡为清高之士,曾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其爱竹成癖。苏东坡亦曾题诗云“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三益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