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1-04 18:37
清代银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洋务运动也影响到铸币业,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著名的英国伦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是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中第一种镌有干支编年的银币。乃至今遗存极罕的一枚原光精铸银币,十分可贵。其文字鼓凸,笔划纹饰滚圆深竣,边齿规范,圈齿凸起,颗粒理解,龙鳞珍珠纹粒粒无虚无粘,地章平整,润滑如板。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系指清代光绪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1897-1905年)由南京造币厂锻造的“光绪元宝”系列银币,系清代正式铸行的法定流转银币。但铸行江南省造银币的清末,已无江南省建制。
江南省设于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清代的江南省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江南省,规模大致相当于今日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撤江南省,分设江苏和安徽两个省。南京造币厂将其锻造的银币标明“江南省造”,是因为其时姑苏已经有一个专铸机制铜元的造币厂,其锻造的铜元均标明“江苏省造”。为避免稠浊,南京造币厂将其锻造的银币标明“江南省造”。系中国钱银史上仅有名不副实的省份银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