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材质:艺术品
-
工艺:传统工艺
-
是否进口:不进口
-
加工定制:不支持
-
品牌:上海古玩艺术品有限公司
-
类别:古董
-
制作工艺:传统制作工艺
-
雕刻:大师雕刻
-
表面工艺:精品处理
-
制作方法:传统工艺制作
-
摆挂形式:古董古玩
-
品质等级:特级,到代保真
-
是否专利货源:否
-
市场估价表
-
物品名称:唐代宝相纹铜镜
-
成交价格:面议
-
成交日期:随时可以交易
-
征集范围
-
名贵宝材:征集各类动物宝
-
各朝钱币:征集各朝钱币,到代保真
-
古玩杂项:征集古玩杂项
-
晶莹宝石:征集晶莹宝石
-
高古玉器:征集高古玉器
-
古籍善本:征集古籍善本
-
珍品瓷器:征集珍品瓷器
唐代宝相纹铜镜像任何收藏投资品类一样,铜镜收藏与投资也存在着风险。目前市面上的汉唐铜镜仿品很多,这类铜镜从宋代就开始有仿造的了,现在新仿品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其实真品汉镜花纹精美清楚,黑漆或沁入器体,不易拭去。而宋代后仿制和当今新仿的汉镜,采用真品翻模铸造而成,花纹不甚清楚,显得模糊,铜质呈黄红色,黑漆或颜色死,本身光洁度差。
铜镜有着几千年历史,横跨广阔疆土,纵穿几十个朝代,融合了多民族文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蓦然回首,那些承载着历史文化的艺术品,逐渐重回人们的视野。铜镜,也在这拨收藏投资热潮中,绽放着鲜艳的色彩。
今天,我们已经习惯每天对起镜子把自己精心打扮一番;但在玻璃镜出现之前,镜子是用铜造的,准确地说,是青铜镜。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在距今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就开始使用青铜镜,经历了商、周、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中晚期以后,青铜镜才逐步为玻璃镜所取代,退出人们的生活。铜镜被人们使用了约3,800年左右的时间,可算是中国古代诸种金属器物之中沿用时间长、使用范围广、又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过许多影响的古器物。
铜镜本身是一种工艺美术品,镜子的背面一般都铸有精美的纹饰或文字,这些纹饰的图案造型与铭文,往往浓缩了各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观念与审美情趣,它制作精细,既体现了较高的工艺制作技术水平,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龚心钊旧藏银质酒器一组--------价格:RMB2,260,000----日期:2016-08-01
武平县铜制官印、印匣----------价格:RMB2,160,000----日期:2016-08-07
武平县铜制官印、印匣----------价格:RMB3,830,000----日期:2017-02-11
青铜镜被使用了近4,000年,它已经超越了日常生活中照面饰容的用途,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意识,譬如人们常说的“破镜重圆”、“明镜高悬”、“以史为鉴”(古书“鉴”与“镜”常互通)等等,都反映出铜镜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代铜镜除了作为照面饰容的工具之外,更浓缩着文化,见证着历史,默默记录着悠悠历史长河中的波澜起伏。
铜镜是一部中国历史的镜像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铸造和使用铜镜?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历史考证。正如某些发明创造被归功于黄帝一样,古人也将铜镜的制造和使用说成起始于黄帝:“帝因铸镜以像之,为十五面,神镜宝镜也”(《轩辕黄帝传说》)。“饶州俗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石上常洁,不生蔓草”(《述异记》)。上世纪70年代,甘肃广河齐家坪和青海贵南承马台的齐家文化墓葬中先后了两面铜镜,齐家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000多年,距今约4000多年,属原始公社的解体时期。由此可见,齐家文化铜镜应属铜镜的初起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