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玉雕螭龙带钩带钩起源于西周时期,战国到秦汉时期被广泛的使用,并且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尽管带钩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但是到了清代带钩已经不再是实用器,而是更多的转向把玩件、观赏物。带钩的材质有很多种,青铜的、玉的、金的、铁的、水晶的、骨头的、的等等,目前市场上的带钩既有战汉时期的,也有元明清时期的,其中明清时期的带钩主要以玉质多见,而且玉带钩的价格在近几年的拍卖会上一路上涨。有资料显示:2010年12月,古玩艺术交易拍卖会上,一组五件清代白玉龙首带钩拍出6.6万元。到了2003年,仍旧是上海翰海拍卖会,一件估价7000元的明代玉羊首带钩以6.9万元成交。在国外,一件战国白玉带钩曾拍出150万元的高价。而在2008年11月,一件中国西汉时期的黄玉带钩曾以82.525万英镑的高价,在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进行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会上创造了当时世界玉器拍卖价格的纪录。
在藏界“物以稀为贵”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带钩来说也同样适用这个道理。藏友贾女士介绍,十多年前自己就和丈夫一起从事古玩杂项收藏,带钩作为其中一种也是她们收藏的对象。“十多年前刚买的时候,价格还不是很高,但往后收藏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几次高价拍卖之后,带钩的价格也在上涨,尤其是制作精美的玉带钩,市场上几乎见不到,普通带钩的价格相比较前几年是有所上涨,但是买的人少,人们看重的还是材质优良、制作精美的东西。”
在老绥远古玩城内,带钩同样随处可见,不同做工的带钩价格也各不相同。但是一般来说,普通带钩几十元、几百元就可买到,好一些的几千元、上万元。精品的带钩在市场上很少见,多数已经被藏家收于囊中,而这也使得原本处于中档的带钩不断涌现出来,价格也开始逐渐上升。
随着带钩价格的不断上涨,假带钩也开始在市场上出现。一般素面铜带钩市场价位不高,所以假的多是粗制滥造,稍有收藏经验的人都能识别真假。错金银带钩也是假带钩中常见的。贾女士介绍,有些不法商贩为了以假乱真、从中牟取更高的利润,把原本是素面的铜带钩进行加工,用金粉、银粉加强酸浇铸成错金银带钩,线条粗细不一,而真正的错金银带钩使用的是金叶、银叶,用放大镜可以看到错金错银图案断面如同一卷纸的断面一样,有一圈一圈的条纹,而用金粉浇铸得则没有。
汉代青白玉龙凤纹带钩----------价格:RMB3,720,000----日期:2016-08-02
清乾隆白玉三阳开泰带钩--------价格:RMB2,830,000----日期:2017-03-15
汉代青白玉龙凤纹带钩----------价格:RMB3,630,000----日期:2017-05-15
清18/19世纪白玉雕螭龙----价格:RMB1,670,000----日期:2017-07-24
翡翠螭龙纹带钩----------------价格:RMB3,170,000----日期:2017-01-16
清乾隆双色碧玺「五福捧寿」----价格:RMB3,990,000----日期:2016-08-14
汉代青白玉龙凤纹带钩----------价格:RMB3,450,000----日期:2017-07-02
清18/19世纪白玉雕螭龙----价格:RMB3,560,000----日期:2017-04-23
雕「海水龙纹」嵌白玉带----价格:RMB2,980,000----日期:2017-07-21
西汉黄玉带钩------------------价格:RMB3,240,000----日期:2016-03-13
我收藏着一件明代螭龙纹饰玉带钩,因此,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着古代螭龙的释读。
明代玉器上螭纹有特点:明代玉螭龙的头形较之元代的短,额较细并多有刻纹,而不是如元代螭额那样呈光头状。明代玉螭龙之眼目,形式并不固定,计有圆圈目、三角形目、橄榄形目、倒八字形斜目、梳形目和虾米形目等。明代玉螭龙脑后有一独角或无角者均有,发形多种,有向身侧飘动者,亦有贴肩随颈飘动者和分两股拂飘及上冲者。
明代玉螭龙螭形在背部外伸分叉如羽翅之饰和腿上、颈上刻毛须的,为元螭龙所无或很少。元代螭纹上的双平行线竹节式纹,均在背脊线的两侧分别单独组列,而明代一些玉螭龙纹中,有的似元代那样排列,有的则横列在背脊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