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青铜纵目面具交易全国前六公司

时间:2017-10-03 04:04

  青铜纵目面具昨日,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广汉三星堆举行,来自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农业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院等120多位专家齐聚于此,共商“青铜器的利用保护”。

  一件待修复文物青铜神坛引起专家关注。这件文物编号K2:296,全器残高53.3厘米,因被火燎而残损。与青铜神树一样,其被誉为三星堆为神秘的青铜神器。

  《发掘报告》描述,其自下而上由兽形座、立人座、山形座及盝顶建筑四部分组成。报告将此器定名为“神坛”,这一称呼沿用至今。

  它的身份推测是古蜀国祭祀重器

  “学术界普遍认为,神坛反映了古蜀人天、地、人三界观念。”据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郭汉中介绍,根据拼接的部分残片,神坛分三层,下层为圆形的底座和平行站立的两头怪兽组成。怪兽造型奇特,显然是综合了多种动物特征的复合型神物。神兽的角和羽翅共同承托一个圆座,

  圆座四方有面朝外站立、头戴高冠的人像。人像两臂平抬于胸前,双手呈抱握状,手中抱握的是类似于杖形的祭祀法器,估计表现的是主持祭祀的巫师形象。人像头顶是四山相连状的山形座,山顶是四面镂空的方斗形建筑,四面正中铸有人首鸟身的神像,顶部四角各有一只凤鸟。

  在三星堆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奇特、威风的要算青铜纵目面具。纵目面具均出自二号祭祀坑,共3件,分大小两型。其中A型2件较小,B型的1件则较大。两型纵目面具造型大体相同,略有差异之处有三点:一是A型面具额部铸有数十厘米高的精美额饰,而B型面具额部正中则为一方孔。二是两型面具的耳部大小与取势不同,B型面具的桃尖状双耳甚大,向两边充分伸展并向上耸起,有飞扬之势;A型面具的耳朵构型与前者基本相似,但没有那么夸张,双耳取势基本平直。

  B型面具就是这件有“千里眼”、“顺风耳”之誉的大型青铜纵目面具。其形象特征为: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呈极度夸张,呈柱状向前纵凸伸出达16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短鼻梁,鼻翼呈牛鼻状向上内卷;口阔而深,口缝深长上扬,似微露舌尖,作神秘微笑状。其额部正中有一方孔,可能原补铸有精美的额饰,可以想象,它原来的整体形象当更为精绝雄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