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兵器清末民国时期青铜器收藏达到顶峰
清代是金石学的鼎盛时期,学人士子、官宦商贾争相搜购,使钱币、碑贴、三代彝器等青铜器,成为市场上的热门藏品。从清朝末期到民国时期,涌现出不少青铜器收藏大家。
提起青铜器的收藏大家,必越不过“南潘北陈”——潘祖荫和陈介祺。精通金石之学的潘祖荫以“攀古楼”的铜器收藏闻名于世。潘氏所收藏的青铜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当时都无人匹敌。根据文献记载,潘祖荫所藏青铜器数量多达六百余件,钟鼎彝器之类数量颇巨,其中不乏盂鼎、克鼎、四齐镈、史颂鼎、匽侯鼎和钟等稀世文物,潘祖荫是当之无愧的清末收藏吉金“家”。当时著名的三件西周青铜重器为大盂鼎、大克鼎和毛公鼎,其中前两件就为潘祖荫收藏,故曾刻有“天下三宝有其两”印章一枚。因其丰富的私藏,潘祖荫还留下了一部金石著作目录《攀古楼彝器款识》。
“天下三宝”剩下那一宝——毛公鼎则被陈介祺所收。陈介祺的收藏,俨然一座颇具规模的金石博物馆。陈介祺收藏的青铜器包括毛公鼎、天亡簋、曾伯簠、十钟等346件,其中商周青铜器248件,秦汉青铜器98件。
其他人如旧上海房地产大王周湘云也喜爱收藏青铜器,因收藏阮元的“家庙四器”——虢叔大钟、寰盘、葛伯敦、无款执壶,而驰名于上海滩。
“自古以来‘玩’青铜器就被奉为高雅的追求,从事青铜器收藏的大多是文人、士大夫、官僚阶层,没有学问的人也玩不了青铜器。青铜器收藏在民国时期达到顶峰,藏家辈出。民国时期的青铜器价位也高,口径一尺左右的圆鼎能在上海换一个四合院,大约相当于300大洋。”贾文忠说道。
来自台湾的龚钦龙珍藏的越王不寿之剑(不寿为勾践之孙)、越王州句复合剑(句音勾,州句为勾践曾孙),构成了自越王勾践始的四代越王佩剑系列。其中还有一把州句为太子时所用的越州句铁剑铜格也一并展出。一时传为美谈。2011年岁末,在上海古玩古玩心秋季拍卖会上,青铜器“周宜壶”以2640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内地青铜器拍卖的纪录。在海外中国青铜器的拍卖纪录是在2001年春天,美国纽约嘉士德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漂泊海外近80年的中国商代青铜器,创下了中国青铜器在海外拍卖的价924万美元,这就是“皿天全”方罍器身。
上海古玩艺术品有限公司近期对青铜兵器市场价格分析后估价表:
商周青铜兵器画册一册----------价格:RMB1,250,000----日期:2016-03-17
战国青铜戈兵器----------------价格:RMB3,540,000----日期:2017-04-07
春秋越国青铜兵器一组春--------价格:RMB1,770,000----日期:2017-07-17
青铜兵器----------------------价格:RMB1,690,000----日期:2016-11-28
战国青铜兵器五件--------------价格:RMB1,940,000----日期:2017-01-25
战国青铜兵器五件--------------价格:RMB3,220,000----日期:2016-02-05
战国青铜兵器五件--------------价格:RMB3,490,000----日期:2017-03-24
青铜兵器----------------------价格:RMB2,330,000----日期:2017-05-09
青铜兵器一套青铜兵器一套------价格:RMB2,970,000----日期:2016-09-14
春秋越国青铜兵器一组----------价格:RMB3,730,000----日期:2017-03-14
在未来阶段,青铜精品的稀缺性将决定它的涨幅,而精品资源越来越少,需求量却越来越大。随着买方市场的不断扩大,必然会迎来一波上涨行情。
2014年3月20日,一件重要的中国古代青铜礼器“皿方罍”将在纽约佳士得拍卖。纽约佳士得宣传资料显示,待拍的“皿方罍”高63.6厘米,缺盖,为商代或西周早期之物。
罍(读léi),意为酒樽,也可用来盛水。罍在中国古代常被用作重要的礼器,在王室和贵族的盛大宴会上,罍是必备的酒器。罍的基本形制有圆体和方体两种,由于青铜罍流行的时间短,数量少,尤其是方体罍,更是十分稀少。加上距离我们有4000多年,这件“皿方罍”能保留到今天已属十分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