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一、看釉面要培养自已能区别火光、哑光和宝光。新器釉面贼亮,称为火光;吃了酸液称成哑光;在一般的情况下,瓷器出产年代越久,釉光不是越来越失色,而是越来越醇,这称为宝光。多看、多比较会有收获。
2、由于胎料较粗,底部露胎处,随旋转轴心时有出现慧核和慧尾的现象。慧尾不能太长,因为那个年代的轮转速度不可能很快。
3、釉面厚薄不匀,或有流釉、结釉,应属正常现象。
4、限于那个年代瓷土淘洗的条件,露胎处应有不同程度的火石红。
不久的青瓷脚沿线会有白色粉末状汗花的残留。
5、有的瓷器釉面会有土吃现象,真土吃虽有严重与不严重之分,但不管怎么样,全器土吃不可能"步调一致",应该是没有规律,很自然,有天工自成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