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时大彬款紫砂壶到目前为止,刻有大彬款记的出土实物共有六把。
一、江都丁沟镇曹氏墓出土的大彬款六方紫砂壶,墓葬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
二、1984年在无锡县甘露乡萧塘村的明崇祯二年华师伊墓葬中出土的大彬壶。壶身为球形,表面似“石榴皮”质感,三足,壶盖贴塑四瓣柿蒂纹。把梢下刻楷书款“大彬”。
三、1987年7月在福建漳浦县盘陀乡庙铺村的明万历间户部侍郎卢维桢(1543-1610)夫妇合葬墓中出土的鼎足盖紫砂圆弧,其为仿青铜器和漆器的传统样式,丰肩、直颈、鼓腹、平底,加圈足,盖口严密。底部有单行竖排“时大彬制”阴暗楷书款识,刀法娴熟有力。
四、1987年在山西晋城大阳镇陡坡村的石砌古墓中出土的时大彬壶,圆球形,紫褐色,圆口双层饼盖,宝珠钮,圆管状曲流,环形把,底刻款“丁位夏日时大彬款”。丁未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此壶现藏于晋城市博物馆。墓主张光奎(《明史·列传·忠义四》有传),生于万历元年二月初二,仕至山东右参政,卒于崇祯五年七月二十三日。
五、1987年5月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王家沟的明崇祯十五年墓葬中出土的大彬款腰圆式提梁壶,壶为紫泥胎,胎泥必须细腻,通体椭圆造型,盖、子口与壶身合缝严实,盖面呈弧形,扁圆形盖钮,肩部高耸提梁,提梁轮廓外圆内平,壶腹部一侧有竖行阴刻铭文“吟竹养浩然”,“大彬”款。墓主杨如桂,字德磬,号苏庭,生于明嘉靖三十六年,卒于明崇祯十二年,曾任职于陕西华亭、凤翔,后又任山西陵川县知县,解任后回到延安。《延纳府志》“陵墓”条有载。此壶现藏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文体事业局。
六、1986年11月26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培城区红星街房屋公司基建时出土的明代窑藏“大彬款”仿古莲子壶。壶呈紫褐色,壶盖子口略有破损,胎中均匀地掺杂着沙硕,腹部刻有铭文:“茶附,石鼎屯文火,云籤品惠泉。大彬仿古”,“茶附”下刻八卦六角形小章,铭款后又有华雅刻款。
李先生
征集单位:永欣国际拍卖
交易方式:大行展览展销会-一年2次拍卖会-不定期私下洽谈(仿品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