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公司行业:古董拍卖
-
服务项目:拍卖.网拍
-
适用范围:全国
- 产品优势
-
产品特点:
本公司旨在通过拍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中国艺术品在上的地位和影响;为海内外收藏家和机
构提供一个物畅其流、物尽其用的高层次、高品质的文化交流空间。
-
服务特点:
扩大经营业务和范围,共同发展,正式确立“公司”的文化艺术品牌。爲的服务广大客户,公司制
定拍卖、住宿、接送、饮食一条龙服务计划,实施住宿、接送、饮食的服务计划,真正做到以客户爲中心
,实现客户利益的化。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就这样,中国瓷器便由青瓷发展到了白瓷的阶段,为以后彩瓷的出现创造了物质和技术条件。
1997年,一件清乾隆珐琅彩黄地开光式胭脂红山水纹碗,以2147万港元成 交。2005年10月,一位身份不明的中国商人通过香港古董商翟建民在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秋季单件专品拍卖会上,以1.1548亿港元买下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图双耳瓶,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据悉,该瓶曾于1975年出现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当时的成 交价格为1.6万英镑,折合为22万元,30年的时间,身价暴涨了近千倍。2006年11月28日,在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秋季拍卖会上,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更以1.5123亿港元拍出,创造了中国珐琅彩瓷器拍卖世界纪录。这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在21年前的拍卖会上亮过相,当年惊鸿一瞥,就被香港收藏家张宗宪以110万港元的价格收归己有,深藏二十载。
花从釉里透分明。青花瓷器的出现,是中国瓷器史上从白瓷向彩瓷发展阶段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釉下彩成功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原始青花瓷始创于唐代,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清代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说:“吾华制瓷可分三大时期:曰宋,曰明、曰清。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C,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基础。
嘉庆、道光时期瓷器的鉴定嘉、道时期瓷器的胎骨与乾隆时期相比变化不太大,只是胎质显得粗松一点。在胎骨的洁白程度上差了一些,胎骨较前朝略厚。从道光时起,器型线条生硬,常常见棱见角,无圆润秀美感,显得拙笨。瓷器釉质变粗,釉面上普遍出现了“细桔皮釉”及轻微的“波浪釉”。臼釉的颜还是白中闪青,但洁白程度不如乾隆时期,后来逐渐变灰。趴在豆青青花瓷器中,有堆粉青花,俗称“青花堆粉”或“青花加白”,烧制方法是,先在青花下面胎骨上, 按花纹图案的大致形状施以一层白粉料质,然后再在白粉上面绘以青花花纹图案,施釉烧制。堆粉青花的纹饰凸起,彩鲜明,美观大方,具有立体感。这种堆粉青花早始于康熙时期,到雍正、乾隆时有烧制,但数量不多,而到嘉、道时期才比较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