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水墨字画拍卖最高价

名称:西安水墨字画拍卖最高价

供应商:香港跨国艺术品拍卖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平尺

地址:上海杨浦区

手机:19564183623

联系人:王经理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96484209

更新时间:2023-10-03

发布者IP:36.4.243.10

详细说明
产品参数
公司行业:古董拍卖
适用范围:全国
服务项目:拍卖.网拍
产品优势
产品特点: 本公司旨在通过拍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中国艺术品在上的地位和影响;为海内外收藏家和机 构提供一个物畅其流、物尽其用的高层次、高品质的文化交流空间。
服务特点: 本公司扩大经营业务和范围,共同发展,正式确立“公司”的文化艺术品牌。爲的服务广大客户,公司制 定拍卖、住宿、接送、饮食一条龙服务计划,实施住宿、接送、饮食的服务计划,真正做到以客户爲中心 ,实现客户利益的化。

  元代的绢总的说来比来绢显得粗了些,不如宋绢细密洁白,并且还呈现出稀松的状态。如任仁发《二马图》卷,经线、纬线均有单丝,经线四十六根,纬线二十七根,吴镇《竹石》轴,经线双丝三十八根,纬线双丝三十四根,织得都比较稀松,似乎也不很坚固。以上所说的是元代书画用绢的一般情况。元代也还有些书画用绢织得较好,质量较高。如赵孟頫绢本《临兰亭序》卷,它的上下两边的长格是织上去的,竖小格是画上去的,比较细密匀净。明代唐寅《六如居士画谱》说:王思善云:“元绢类来绢,有独梭绢出宓州,有宓机绢匀净,原是嘉兴魏宓家,故名它机。赵子昂、篮子昭、王若水多用此绢作画。”赵氏绢本《临兰亭序》卷可能用的就是这种宜机绢。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凉州晋昌郡。明朝书法家、画家、诗人。祖是前凉陵江将军唐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书画题名常用“晋昌唐寅”落款。唐寅作画很少注明年份,且画风变化不很有规律,很难推测作画时间,也按照时间来划分他的画风变化进程,单就题材来看,唐寅的画作主要有山水画、人物画、花鸟写意画等。随着当今中国内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投资理财的热度逐渐增加,越来越多人开始把资金投向中国名人字画收藏市场,不过名人字画收藏投资因为是当前优秀的投资项目,所以收益是相当可观的。

  虞集行书《诛蚊赋》一卷也是用的花纹。明代的绢总的看来比较粗糙,宽度也比以前有了增加。明代早中期有一种质量较低的很稀薄的绢,有的稀如罗纱,粗如夏布。由于这种绢太稀不易着墨,所以书画家往往先将其托上纸,然后再进行书画创作,装裱后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潮湿等原因,托纸与绢脱开了,绢本身也因陈旧而呈现黑,裱画的人因无经验,不了解这种情况,总是希望经过裱褙后能显得白一些,于是另换白纸重新托裱,这样裱褙完了以后往往连字画也看不清了。这是我们在鉴定中经常看到的情况。明代张路等人也经常用这种稀薄的绢。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作者生活的地区不同,用绢的精粗也不同。如内廷供奉的王谔、吕纪等人用的绢,虽非贡品,质量都比较好,细密匀净得多,但还是比不上南宋院绢。同时苏州在明代轻工业比较发达,绢的生产加工比较精细,因之沈周、唐寅、仇英这些人的用品,虽非“贡品”,质量大都比较好,细质匀净。成化、弘治间有一种绢,质地较粗,绢地稀薄,不易落墨,郭诩、张路等人只好用来作粗笔水墨写意画。晚明陈洪缓(浙江)、张瑞图(福建)等人,有时还用一种粗糙像绵绸一样的劣绢,在王夫之(湖南)的书卷和字条中也见过同样质地的东西,这似乎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切的关系。上面说的几种劣绢,似乎也还有着时间性,前者约在明代弘治、正德、嘉靖间,后者则在天启、崇祯间出现,到清康熙间又露面了。若能知道这一点,对断代也能起一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