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公司行业:古董拍卖
-
服务项目:拍卖.网拍
-
适用范围:全国
- 产品优势
-
产品特点:
本公司旨在通过拍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中国艺术品在上的地位和影响;为海内外收藏家和机
构提供一个物畅其流、物尽其用的高层次、高品质的文化交流空间。
-
服务特点:
扩大经营业务和范围,共同发展,正式确立“公司”的文化艺术品牌。爲的服务广大客户,公司制
定拍卖、住宿、接送、饮食一条龙服务计划,实施住宿、接送、饮食的服务计划,真正做到以客户爲中心
,实现客户利益的化。
瓷器,源于陶器,但却胜于陶,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实现了从陶器到瓷器的变化。业界一般认为,“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雍正时纹饰仍以绘画为主,图案工整别致。写生画中的花卉、禽兽生动,表现的面也很明显与当时的纸绢画风相同。绘画纹饰有缠枝花卉、折枝花卉、过枝花卉、松竹梅、皮球花、八桃、花鸟、花蝶、云龙、云凤、团龙、团蝶、八宝、壮丹、喜鹊登梅、山水、人物、西厢记、婴戏图、十六子、仕女图、八仙人及楼台殿阁等。器足规整,足边滚圆,露胎窄细。官窑年款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也有六字三行楷书款,都有青花双圆圈、青花双方框,个别也有不带边框的,还有“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图章款。
瓷杂专场273件拍品成交63%,成交额22518.53万港币,实际上瓷器仅成交了59件,价超百万港币者仅14件,仅直径45厘米的元代青花莲池纹折沿盘价格超千万元,2922万港币拍出。此盘1985年曾现身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开馆三周年纪念展。对比往年元青花盘的成交价,此盘的价格下降了不少。上拍的高古瓷数量仅数件,直径8.2厘米的宋/钧窑天蓝釉紫斑小碗158万港币拍出;直径17厘米的北宋定窑划荷花直口碗842万港币成交,碗镶铜口,里外划线条流畅的荷花纹,据说此碗由伦敦山中商会售出,曾经卡尔肯普收藏,2008年5月14日由伦敦苏富比以19.25万英镑拍出。清乾隆年代官窑花瓶,体态匀称,泽饱满典雅,瓶身鲤鱼图案栩栩如生,配以镂空水波纹雕花设计,显得大气富贵,恰到好处地映衬了瓶颈上的红“吉”字中所蕴含的吉祥之意。该拍品内绘青花,外画洋彩、珐琅彩、粉彩,运用描金,镂空、转心、浮雕、浅刻等多种工艺,尽奢华、叹为观止,属于清三代瓷器中的之作。
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根据文献记载和传世实物对其进行研究。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调多彩;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称“百圾碎”或“龟子纹”);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或棕黄,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而呈黄褐,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由此,可以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