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公司行业:古董拍卖
-
适用范围:全国
-
服务项目:拍卖.网拍
- 产品优势
-
产品特点:
本公司旨在通过拍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中国艺术品在上的地位和影响;为海内外收藏家和机
构提供一个物畅其流、物尽其用的高层次、高品质的文化交流空间。
-
服务特点:
本公司扩大经营业务和范围,共同发展,正式确立“公司”的文化艺术品牌。爲的服务广大客户,公司制
定拍卖、住宿、接送、饮食一条龙服务计划,实施住宿、接送、饮食的服务计划,真正做到以客户爲中心
,实现客户利益的化。
〔二〕幅于格式和装潢形式幅子主要有横、直、方、圆等形式,具体名称有的与装潢的形制有关,如现在通称横幅为“卷”,挂轴为“轴”,对折页联成一套为“册”等。也有的因其用途得名,如屏、纨扇、折扇;还有的是以内容得名,如对联等。因此幅子的格式既与装潢的形制有一些关系,但仍各有独立性,下面分两个问题来谈。1.幅子的格式(1)卷和横披 中国古代的一切图籍,原本都是可以卷舒的,如前汉天文图、家图等实用图画,都是织物为底子而可以卷舒的卷子,便于用来阅读。即使竹简、木简,也是横穿纬带连成卷册,舒展开来观看的。以后书法、绘画作品的装卷,即是竹简、木简书卷形制的演绎。秦汉的“经卷”、“卷子本”,有用绢、帛、布艺、粗麻纸等上浆装背之说,这是装卷的开始。所谓“卷”是指裱成横长的式样,置于案头或桌上可以边卷边看的,亦称“横看”或“行看子”。在未裱时横长的画心亦可以叫“卷”,如唐高闲《草书千字文》就长达331.3厘米,所以称为“长卷”,而短、狭、方、圆等小幅,就不能这样称呼它。也可以由许多小幅联缀起来合裱成一卷的,如传世的晋人名帖王羲之《十七帖》(因卷首有“十七日”三字,故名之)、西晋陆机《平复帖》、东晋王珣《伯远帖》,原先都是小幅笺纸,但因联合裱成手卷,成横看,也就以“卷”称之。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从装裱形式来辨别书画的真伪装裱与书画本身的关系要间接一些,但有时也可作为鉴定书画的有力佐。各个时代的绫、锦,其花纹、泽多不相同,装裱的式样也有出入。前人的收藏印多盖在裱件的接缝上,这就同装裱形式有密切的关系。如的宋“宣和装”,故宫博物馆藏的梁师闵《芦汀密雪图》是个较典型的例子:玉池用绫,前、后隔水用黄绢,白麻笺作拖尾,连本身共五段。玉池和前隔水之间盖“御书”葫芦印,前隔水与本身之间盖双龙玺及年号玺各一,本身与后隔水之间盖年号玺二,拖尾上盖“内府图书之印”,共用七玺。“宣和装”虽有,但这是比较标准的格式。不少赝迹上的伪宣和玺,往往是漫无规律,乱打乱盖。金章宗也用七玺,染清标常在前、后隔水上用两印。乾隆用五玺、七玺、八玺、十三玺不等。这些都各有他们的惯。
嘉靖间文征明等人的书读中,有时见到一种黄或蓝的布纹纸,有些还被砑上了蜡花。但流行的时间很短,约在万历间就没有了。金笺作书画,始见于明代成化间,初有块金、洒金等,大制折扇。又有用稀少的金箔洒在制熟素筹上的,稍晚则有泥金笺扇出现,如在正德、嘉靖间文征明等人的书画扇中时常能见到。大约在天启、崇祯年间,有用大幅泥金笺的屏、轴作书画,清代也一直使用;晚清又应用于对联,但所用并不太广。早期的泥金大都是赤的,谓之赤金;淡金又叫青金,中含银粉,要到清道光以来才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