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唐伯虎字画拍卖记录

名称:珠海唐伯虎字画拍卖记录

供应商:香港跨国艺术品拍卖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平尺

地址:上海杨浦区

手机:19564183623

联系人:王经理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95222701

更新时间:2023-10-03

发布者IP:36.4.243.10

详细说明
产品参数
公司行业:古董拍卖
适用范围:全国
服务项目:拍卖.网拍
产品优势
产品特点: 本公司旨在通过拍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中国艺术品在上的地位和影响;为海内外收藏家和机 构提供一个物畅其流、物尽其用的高层次、高品质的文化交流空间。
服务特点: 本公司扩大经营业务和范围,共同发展,正式确立“公司”的文化艺术品牌。爲的服务广大客户,公司制 定拍卖、住宿、接送、饮食一条龙服务计划,实施住宿、接送、饮食的服务计划,真正做到以客户爲中心 ,实现客户利益的化。

  隋唐时期,我国的造纸手工业遍及全国。麻纸这时仍是主要的用纸,有白麻纸、黄麻纸、五麻纸等多类品种。麻纸的产量相当可观,唐玄宗时,仅每月发给集贤书院四川产的麻纸数量就达五千番之多。扬州的六合纸亦是一品质优良的麻纸,宋米芾的《十纸说》称“唐人浆锤六合慢麻纸,写经明透,年岁久远,入水不儒。”从米芾这段话中可以想象出,纸的初造,虽精必“生”,书画时易走墨难用,所以在隋唐时大都加以锤、浆,变成半生半熟的纸,也有只锤不浆(生纸锤浆,也能凝墨),或锤而填粉的。藤纸经过浆锤以后,在唐时成为一种有名的名贵纸,用量甚大,供不应求。隋唐书画大麻纸,我们见到的如唐摹《兰亭序》(天历本)、杜牧《张好好诗》、韩混《五牛图》以及敦煌出洞的大批唐代经卷,均是纸本麻料。唐代的纸本写经,白是少数,大多数是黄的,这种黄的麻纸,是用水染成的,可以防虫蛀。《五牛图》、《张好好诗》的纸面上用浆加过工,纸质比较光滑。还有一种较厚的纸,叫作“硬黄纸”。明代唐寅《六如居士画谱》引王思善云:“唐有硬黄纸,唐人以黄蘖染之,取其辟蠧,其质如浆,光泽莹滑”。对硬黄纸的特点描述得十分清楚。唐人临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就是硬黄纸质地,从刻帖的裂纹上可以看得出来。唐代还有一种用黄蜡涂熨带黄的,也称为“硬黄纸”,用以响拓法书。

  明代还有一种大片洒金纸扇面,洒金的形状如鱼鳞,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由人工贴上去的,如果随手洒金是搞不成这种鱼鳞状的效果的。吴宽、祝允明的字扇面中,有很多就是用的这种纸。高丽镜面笺纸虽然来代就有,但为数很少,明代就多了。文征明的一个《行书诗》卷本幅的质地就是高丽筹纸,其上还钤有“国王之印”大方印四方(系同一方印章钤盖了四次)。这种纸光滑细润,不论作书或绘画,表现得很精采。所以有些书画家特点喜欢用这种纸,如明代后期懂其昌就很爱用这种纸。他的书画大多数用的是这种纸。在明代沈周等人的书画中才渐渐见到用生纸,但使用不是太普遍。从正德、嘉靖以至清初康熙间,徐渭、朱耷、原济等人的写意泼墨画派盛行起来,因画法的需要,于是生纸也逐渐推广流行。到乾隆以来则相成风,不但大量用之于“扬州八怪”等写意粗笔画中,就是张宗苍、王宸这些人用干笔皴擦的山水画也往往用生纸绘写,直到清末民初,几乎无不用生纸来作书画了。

  (3)由于绢的质量有高低之分,庋藏状况也有好坏之别,收藏得好,绢面就比较干净;较多地受到烟熏潮湿,绢面就会逐渐变,甚至破碎残损。我们不能用绢的黑白与破碎残损的程度来断定它的时代远近。如果认为绢黑暗破碎者其时代一定久远,而洁白完整者其时代一定较近,这就片面,不正确了。北宋末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和南来院画林椿、吴炳、马麟等人的作品,虽然经历了千年之久,现在仍然洁白如新;而明代陈洪缤、蓝瑛等人的有些绢本作品,虽然距今不过三百年左右,却已经污黑破烂不堪,有的连画面都看不清了。文征明传世作品很多,其精品大多数现存国内的北京故宫、辽宁博物馆等地,一部分藏于台北故宫。海外博物馆和私人手里也有不少作品,国内民间也有一些。自中国古代书画价格上升后,海外艺术市场上纷纷出现文征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