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缓蚀剂法
添加铜缓蚀剂是保证内冷水水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此法操作简便,效果好,换水少。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发和筛选高效铜缓蚀剂对于内冷水处理很有必要,以下介绍几种加缓蚀剂的方法。
(1)2—巯基苯并噻唑(MBT)是一种可用于预膜处理的缓蚀剂。预膜处理是在发电机停运后,先对内冷水系统进行冲洗,再向系统内加入氨水,在常温下循环氨洗。氨洗结束后排尽氨液,然后进行预膜,预膜后再将系统清洗干净。机组投运后,继续向内冷水加入MBT进行运行补膜。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发电机电气性能的要求,同时也达到了防腐蚀的目的。宋丽莎等[7]对潍坊电厂1号机组(300MW)发电机内冷水系统进行了MBT预膜处理试验,试验表明:发电机投入运行后,继续向内冷水中加入MBT,其浓度控制在(0.5~2.0)mg/L,就可达到防腐防垢的目的。用MBT处理存在一些问题,如:MBT要靠NaOH来溶解,会提高冷却水的电导率;MBT有异味;MBT浓度很小时反而会加速铜的腐蚀;在pH低、系统漏气的情况下,MBT易形成沉淀,影响保护膜的形成,造成铜线散热不良,或者发生空心铜导线堵塞事故,故MBT处理法现在已基本不用。
(2)江红[8]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替代MBT做铜缓蚀剂,发现APDC溶解性好,不影响水质;缓蚀性稳定可靠,不会因溶解氧的增加而析出。
(3)有很多电厂采用苯并三氮唑(BTA)做发电机铜导线的缓蚀剂[9],周国定等[10]用BTA、MBT作了对比试验,发现BTA比MBT有更多优点。韩晓东等[11]针对大坝发电厂4台300MW双水内冷发电机组内冷水铜合格率低的情况,在停机时对该发电机铜导线采用BTA进行预膜。预膜后,机组运行时内冷水铜合格率大幅度提高,有效地控制了铜导线腐蚀。曾令梅等[12]通过防腐试验,也发现BTA作为铜缓蚀剂可以保证发电机内冷水水质不超标,故大大降低了除盐水补充量。许美景等[13]也对秦山核电站双水内冷发电机铜导线的腐蚀情况作了研究,发现BTA的实验效果很好。
(4)于萍等[14]用二巯基噻二唑(DMTD)与BTA、MBT做了对比试验,发现DMTD有很好的水溶性,缓蚀效果也较佳。
(5)内冷水加缓蚀剂处理的关键是既要防腐效果好,又要经济,还要加药量少,以防止电导率过大。因此,开发复合高效缓蚀剂成为首选。近来,研究者对一些复合高效缓蚀剂作了很多研究,如秦技强等[15]研究了新型铜缓蚀剂ET、ETB(ET与BTA的复合配方),研究发现在内冷水中ET对紫铜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其与BTA复配后,在铜表面形成致密络合物膜,其缓蚀作用比ET及BTA单独使用时都强。濮文虹等[16]将WY1复合缓蚀剂应用在华能岳阳发电机内冷水系统中防腐,发现其防腐蚀性能优于其它常用的缓蚀剂单体,能够满足发电机内冷水系统在运行中的防腐要求。林婵希等[17]也于1993年对来宾电厂1号机发电机内冷水进行了联合添加BTA(苯并三氮唑) EA(乙醇胺)缓蚀剂的处理,缓蚀效果较明显。彭吉民等[18]开发了一种含多种有机杂环化合物的复配体
(4)ZP,并在国产100MW和200MW机组上分别进行了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