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中国机械工业核心技术助力自动智能转变

时间:2016-07-24 09:14

  近年来,创新驱动引领发展可以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产业科技体系不断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技术水平稳步提高,科技创新成果不断的涌现出来。我国机械工业以及高端装备重点产品、共性基础技术取得了突破,部分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我国机械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还是比较弱,一些重要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的零部件,对外依存度比较高,中低端产能过剩问题相当突出,迫切需要我们在今后来认真的研究加以解决。

  资料显示,机械电动平板车设备全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由13.96万亿增至22.98万亿。相交刚建国之际,全国机械工业总产值5.59亿元,现在已经达到了23万亿。年均增长10.48%,利润总额由1.17万亿元,“十一五” 末的1.17万亿增至1.6万亿,贸易顺差由31.36亿美元增至2015年的1110亿美元,创造历史新高。汽车发电设备、数控机床、大型拖拉机、工程机械等产品质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机械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国 GDP比重接近10%,进出口总额、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占到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6.84%,其中出口占到了 17.08%。据统计,到2015年底,全行业共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一共是222家,已经完成验收,并且挂牌运行的是168家,已经形成了覆盖面广、专业性强的行业的创新平台。五年间,共表彰机械工业科技技术奖1889项。组织科技成果与新产品鉴定推广一共是2385项。

  此外,我国创新驱动引领发展可以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产业科技体系不断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技术水平稳步提高,科技创新成果不断的涌现出来。据统计,到2015年底,全行业共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一共是222家,已经完成验收,并且挂牌运行的是168家,已经形成了覆盖面广、专业性强的行业的提升平台。五年间,共表彰机械工业科技技术奖1889项。组织科技成果与新产品鉴定推广一共是 2385项。

  首先要强化基础能力,将依托工业强国工程,攻克高档数字系统和工程部件,大力推进高速、高端、高参数、基础件、基础材料,以基础工艺创新发展和市场应用。我们将加快建立机械行业主配平台,形成整批与技术部件协同发展,利益共享的一体化模型,推进产业链紧密协作。

  第二将针对国民经济重大专用生产装备建立产学研联合和自主创新体系,组织实施好重大短板装备的专项工程,将围绕重大技术装备,特殊或者关键工艺所需要的专用生产设备和专用监测系统,集中进行攻关,力争取得突破,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第三是发展高端装备,加快建立自主创新产业体系,重点攻克300兆瓦F级燃气装机等关键技术,积极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节能环保绿色装备,实施先进轨道交通、智能电网、数字诊疗、智能融机、装备等创新工程。将大力的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工业机器人(300024,股吧)、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物流仓储等关键技术装备的创新与应用。

  第四是推进两化融合。将“互联网+”的优势资源,以创新设计为引领,通过探索众包、协同设计、协同制造、云制造,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以及集成应用来引导企业将重心,将产品全生命周期转移,实现转型升级,通过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推动企业生产方式不断优化,服务要素占比不断提高,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延伸,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

  第五要营造良好的环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在政府部门指导下继续在推进科技平台建设,技术标准提升,质量品牌创建,管理创新,专业人才培养,开展国际交流等多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将充分发挥优势,团结引领行业大力弘扬创新精神,营造创新的良好氛围,构建全行业创新的新格局。

  近年来,公司一直探索碳纤维在体育、交通、文化、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在原有碳纤维自行车成熟产品的基础上,通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成功研发出碳纤维电子驱动车。“这辆电子驱动车的车架采用了全碳纤维材料和先进的成型工艺,车身轻便,即使是女性也可以轻松搬运。而自动折叠设计理念使得车身更易折叠且更加小巧,便于携带,无论是乘坐公交、地铁,还是进入电梯,甚至带着逛商场都不成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公司设计的主导产品:碳纤维系列自行车、碳纤维小提琴、户外运动飞行器等,申请授权了6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外观设计专利。下一步,公司将在工业设计投入、技术创新、人才建设、信息管理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继续加强管理,加快研制碳纤维新产品、提升研发制造能力、提高产品档次,促进我市经济发展,为我国的工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关于“机器视觉”

  机器视觉是指采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与判断,通过计算机摄取图像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实现人眼视觉的延伸。

  视觉系统工作原理简图

  相比于人眼观测,机器视觉具有灵活性、自动化、客观、非接触和高精度等特点。尤其是在工业生产领域,机器视觉强调生产的精度和速度,以及工业现场环境下的可靠性。在一些不适于人工作业的危险工作环境或者人工视觉难以满足要求的场合,常用机器视觉来替代人工视觉。

  机器视觉系统是通过机器视觉产品(即图像摄取装置,分CMOS和CCD两种)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得到被摄目标的形态信息,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人的肉眼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识别,机器视觉却能在细微处体现出“大”智慧。

  机器视觉应用场景

  今年5月,美国亚马逊公司收购了一支欧洲顶级机器视觉团队用于无人机领域研究;同样在5月,英特尔集成电路公司收购了俄罗斯计算机视觉公司Itseez,用于无人驾驶领域;6月初,俄罗斯计算机视觉公司 VisionLabs开发了一个通用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开发平台,Facebook与谷歌为其提供资金并测试开发成果·· ····各大企业加速布局机器视觉无疑是看中了该行业广阔的应用前景,那么机器视觉主要应用于哪些场景呢?

  1、工业机器人

  一个典型的工业机器视觉应用系统,包括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机械工程技术、控制技术、光源照明技术、光学成像技术、传感器技术、模拟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人机接口技术等。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势必引起机器视觉新增长。我国正处于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拐点,市场潜力巨大,据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估计,中国市场对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占主导地位,2018年全球将有三分之一的工业机器人安装在中国,这必会引发机器视觉的广泛应用。

  2、无人机、自动驾驶

  机器视觉是无人机实现“无人”的首要解决问题。我国无人机技术大多销至国外,国内市场并未大范围开发。随着我国智能生产的逐步推进,无人机国内市场化指日可待。易观智库认为智能无人机在未来几年将保持超过50%的增长率,在2018年超过100亿人民币。另外,特斯拉、分时租赁为自动驾驶增加新人气,机器视觉受益。

  3、智能医疗

  据报道称,美国已经研发出可自动提取毛囊进行植发的高科技机器人Artas,而这款医疗机器人正是利用机器视觉更好地识别人体的细胞特征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研发这款机器人的赫伯特·范伯格博士表示,使用Artas进行植发痛苦要小很多,且恢复时间更短,还能更精准的去除毛发。他指出该机器人会测量卵泡,识别哪些毛发是最好的移植载体。它可以确定毛发的强度,且可以知道头发生长的角度,以避免卵泡在提取过程中的损坏。经测算,全球医用机器人未来三年销量复合增速约为55%,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在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0%、47%。可以看出,医用机器人具备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等待挖掘,机器视觉再添推力。

  4、安防智能监管

  智能安防是我国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日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蓝皮书:世界网络安全发展报告2015-2016》中,工信部表示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全面铺开,截至目前,中国的智慧城市试点已接近300个。机器视觉可以通过生物识别、智能事件分析、太赫兹技术三个方法实现智能监管,解放大量人力并大大提升效率,使大海捞针、透视眼成为可能。

  5、个性化定制&虚拟试衣间

  一般的做法是,我们想买一件衣服,要么正在去商店的路上,要么正在网上根据从S到XL的标准尺码进行挑选。这些大批量的生产造就了单位货物的成本下降。

  工业4.0时代的纺织品生产方式或许会与之不同,它将通过有效的数据处理,提供定制性的个性商品。客户一旦决定选择哪个模型,图像处理系统(机器视觉系统)就会对其各项维度进行测量,完成个性化匹配,省时省力且“智能化”。未来的时装屋将不再摆满几柜子的商品,而是通过提供大量的虚拟选择和快速可靠的生产流程来为客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