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电动工程机械创领行业发展探寻配套件行业增长
“产能过剩和技术落后是困扰我们这个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企业只有真正认识到智能制造和创新转型的重要性,把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现在测控技术等综合运用在冲压领域,才能立足于市场。”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冲床工具展览会上,业内人士认为智能转型升级是企业自身乃至整个制造业未来的主攻方向。
制造业如何提质增效、由大变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命题。“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装卸升降平台设备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基础。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更是发布了关于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等10大方面共55个小项的重点工程建设,着力推进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升级。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终端等信息化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智能制造开始进入“快车道”。而无锡金沃冲床有限公司则通过自身的发展实践摸索出了一条创新转型之路。
事实上,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推动基础材料和重点新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高端成套装备等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促进传统产业向节能减排和清洁化转型,也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需求。
2016年开始,中国经济将继续“新常态”的轨道运行,国家出台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相关战略决策将带来42万亿元的利好消息。并伴随有亚投行、基建、轨道交通等投资项目的拉动,开工量的增加对工程机械行业的提振起了积极的作用,与之而来的,工程机械的零配件交易需求也更加旺盛。
工程机械配套件行业发展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工程机械配件每年的市场总额约为2000亿。三一与中联这样的大型厂商把盈利的增长点之一寄希望于在原厂配件销售上,多家企业推出了厂商自己的配件商城,从理论上来说,品牌厂商企业销售了大量机械,这些机械在其产品生命周期里将会持续消耗配件,这将是一种刚性需求,应该可以为品牌厂商企业带来利润的增长。
工程机械配套件市场发展现状
自“十二五”以来,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技术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实力也持续提升。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业大国。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表示,工程机械行业是中国的朝阳产业。该行业的生产集中度、准入难度相对较大,未来定制优质升降平台工程机械市场需要必将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行业运行也将越来越规范。工程机械企业应以内生增长和创新发展为追求,用国际化的视野迎接未来市场的机遇和挑战。据预测,2015年主机产品国际需求量将达2100亿美元,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将达260亿美元,成为世界出口大国。
对于工程机械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我们是欣喜的。而与主机关联紧密的配套件产业的发展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就整体配套件行业的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特别是关键零部件像液压件、传动件、控制件、发动机等的关键技术依然被国外企业所控制。所以,我国的工程机械产品因为受制于这些因素,其品质整体上还无法和像卡特彼勒、小松、利勃海尔、沃尔沃建筑设备等拥有世界领先技术的产品相比。
以工程机械的动力部件为例,机械的动力性能是衡量产品技术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包括柴油发动机本身的动力性能和整机动力传递的系统综合性能两部分。工程机械发动机除了不断改进燃油喷射系统和降低油耗及低碳排放等共性技术以外,对低速状态下的扭矩储备和动力输出方式、性能匹配、振动与噪声都有特定要求。目前,我国工程机械产品配套的发动机有潍柴、上柴、康明斯、道依茨、铂金斯、五十铃、洋马等。高端产品、出口设备、大吨位设备以及挖掘机等几乎全部依赖国外品牌。
而在工程机械的传动部件领域,目前我国工程机械传动部件的研发水平、研发手段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落后大约30年,国内还少有企业能承担工况载荷谱加载的封闭式试验手段,传动齿轮精度和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差距也大。
以上所说的这些问题,在工程机械的绝对关键零部件——液压件方面同样存在。毋庸置疑,液压元件是工程机械产品关键的部件之一,它既能体现工程机械产品的整机作业效率、操作的简捷与舒适性,又是整机工作的主要故障源。长期以来,在高压大流量液压装置方面,国内零部件企业的产品还难以满足主机企业的配套要求,这使得进口液压类零部件成为惟一的选择,特别是在挖掘机产品上。由此,便造成了我国工程机械特别是挖掘类机械在关键液压件方面受制于国外厂商的产品供应。
工程机械配套件产业发展需要突破
配套件行业作为工程机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程机械的快速发展也得到了长足进步,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国外发达国家同行业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其自身也存在诸多弊端,如何突破自身与外部带来的重重困扰,对我国配套件乃至机械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工程机械产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来看,我国配套件产业的落后主要集中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上,如发动机、液压元件、传动件、控制件等。国外企业对于这些零部件关键技术的封锁成为严重制约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
另外,就我国已有的配套件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像配套件的生产受制于原材料及运输成本的持续增加,同时济南升降平台厂商在采购所需配套件时压低采购价格,这也进一步导致了配套件厂商的生存压力。为了留出利润,他们不得以在生产配套件的时候降低成本。这样恶性循环的后果,就是配套件的质量最终无法保证,更有甚者,使用劣质的配套件产品还将会导致工程机械设备生产事故的出现。因此,工程机械整机厂商与配套件企业之间的沟通及对话是十分必要的。
工程机械配套件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诚然,国家的“十二五”开局以来,受诸多因素影响,工程机械行业呈现增速缓慢,产销受制的态势。这对于尚处于发展过度期的配套件行业来说,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这并不是发展变革的主曲调,就整个工程机械行业而言,虽然近几年增长缓慢,但是济南升降平台行业一直都在向上发展。而与之密切相关的配套件行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虽然这中间存在一些问题,但伴随着国家轨道交通建设、水利水电大型工程建设、城市改造项目的不断上马,这些都将为工程机械及其配套件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我国装备制造整体水平的提升和配套件产业集群的形成,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的品质将获得大的提升,中国依然是全球工程机械的最重要的市场!
与普通机动车不同,轨道移动电动平车工程机械的使用管理存在不少空白。“购买无需登记,没有年审制度,也没有退出机制。”据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副处长艾毅介绍,据初步测算,北京市非道路移动工程机械的市场保有量在10万台左右。可这些不到北京机动车保有量2%的工程机械设备却要排放超过 60%的废弃物,其对环境的影响可想而知。
同时,由于非道路移动工程机械属于流动性设备,分布范围广,施工作业地点不固定,且多以短期租赁为主,这都增加了相关设备的管理难度。在世界范围内,在用非道路移动工程机械的管理都是难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也不例外。
然而,面对不断增加的环保压力,加强非道路移动工程机械的管理需求愈发迫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条例和法规对非道路移动工程机械的排放标准作出了明确限定,加速相关机械设备向国三排放标准过渡,为行业减排自律提供了政策助力。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在登记工作启动仪式上指出,登记备案工作,就是要通过摸清北京市在用非道路移动工程机械产品的排放情况,完成基础性和技术性的数据统计工作,为加强行业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加快行业营造绿色文明的生态环境,助力北京市环境质量改善,为“还北京一片蓝天”作贡献。
据介绍,登记工作将以工作人员上门登记的方式展开,针对挖掘机、装载机、挖掘装载机、叉车、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摊铺机、铣刨机、旋挖钻机、打桩机共计11类产品,具体登记涵盖产品的主机信息、发动机信息、排放标准、功率、燃料种类、设备所有者和使用人基本信息、购置时间等22项详细信息。依据设备的具体排放情况,将分类张贴协会统一制作的标识。具体分为四类:“第零、第一阶段排放”标识为黄色;“第二阶段排放”标识为橙色;“第三阶段排放”标识为绿色;“第四阶段排放、DPF改造、电动、天燃气”的标识为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