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古玉为古代美石之泛称,具有质地细腻、色泽湿润、莹和光洁、冬不冰手、夏无激感等优点,遂为世人所喜爱并逐步成为封建礼制的重要表征。一般汉代以前的玉器为"古玉"。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收藏玉器的时尚,商代富豪墓中就有红山文化、石家河文化时期的玉器出土,历代君王如秦始皇、宋高宗、清乾隆等都是玉器的大收藏家;宋代吕大临的《考古图》、元代朱德润的《古玉图》、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清代吴大的《古玉图考》等都是古玉收藏与研究的论著。我国的玉雕自史前时期的新石器时代开始至今已经历了七千余年的发展,成为蜚声世界、独步天下的工艺美术品,在世界上三个以制玉而闻名的国家(中国、墨西哥、新西兰)中最为源远流长。中国人对玉的特殊喜好自古有之,古人云,石之美者为玉。也曾有人形象的比喻,玉是大地的舍利。被誉为华夏文明第一块奠基石的高古玉,有着高深莫测的神秘色彩。在古代,君子无故
良渚文化时期兽面纹玉琮
青玉玉质,鸡骨白色,三节,内圆外方,四角分别阴线刻兽面纹,体现古人对自然的崇拜。此件玉琮形态端庄古朴,纹饰刻画精细,虽历经千年,其玉的温润之感丝毫不减。2009年236万成交
良渚文化兽面纹冠形器
地方玉质,整体发鸡骨白,沁色明显,表面有沁蚀,为冠状,上端中部内凹,中间有小突起,上部打孔,整体成倒梯形,下端打三孔,为喇叭状,可供佩戴,在大部分良渚玉器上,均带有神人兽面的纹饰,完整的图形应为一神人,头戴长冠,骑于神兽之上,双手持玉璧,置于神兽两端,此件亦作纹饰,但是只做了抽象的兽面,突出大眼,而此件冠形器的器形即来源于图腾上神人发冠的造型。而在器身布满旋纹,此类装饰手法并不多见,可见此器等级较高。2010年224万成交
良渚文化玉钺
地方玉种,整体带沁色,发白色,黄色沁,沁色布满全身,并且沁色深入玉质内部。玉钺造型素雅大方,线条流畅,整体厚重。在中间偏上部打孔,孔为圆形略扁,正面和背面对打孔,留下对钻的痕迹明显,器身整体抛光。良渚文化发源在今浙江余杭一代,是南方影响范围最广、时间跨度最长的的文化之一,而其出土的玉钺并不多,玉钺自古是兵权、权力的象征,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玉钺造型如此件钺大者并不多见。2010年302.4万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