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优势
-
产品特点:
STP真空绝热板特点如下:
超低导热性能:导热系数≤0.008W/(m·K),保温效果为传统聚苯板的5倍、挤塑板的4倍,可显著降低能耗。
超薄轻质:厚度仅为传统材料的1/7-1/8(如15mm满足65%节能标准),单位重量约3-12kg/m²,减轻墙体负荷。
A级防火安全:无机材料制成,不燃且耐高温,杜绝火灾隐患。
环保与耐久性:无毒无污染,搭配吸气剂和高阻隔膜技术,寿命达60年,与建筑同寿命。
施工便捷:可直接粘贴,简化工序并缩短工期,但需避免现场切割和折弯。
-
服务特点:
服务特点: 本公司各种保温防火材料规格型号齐全,质优价廉,现货充足,可全国发货。资质手续齐全,免费邮寄各种产品样品。本公司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
正阳县10毫米STP超薄真空绝热板厂家电话
结构与材料体系 2.1核心组成 芯材 芯材在STP真空热板中扮演着支撑骨架兼基础隔热层的重要角。就像建筑物的骨架一样,它为整个热板提供结构支撑,同时也是实现隔热功能的基础。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真空度稳定性,芯材需要具备多孔均匀结构。这一结构特点是通过精心设计和制造工艺实现的。从微观结构来看,使用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芯材,可以发现其内部纤维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孔隙网络。这些孔隙大小均匀且相互连通,形成了类似海绵状的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在抽真空过程中,空气能够均匀地被抽出,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阻止气体的渗透,从而了真空度的稳定性。在材质方面,超细玻璃纤维是目前的主流选择,它具有纤细的纤维直径(≤5μm)和高孔隙率(>90%)的特点。这种纤细的纤维能够紧密排列,形成大量微小的孔隙,增加了空气的阻力,从而降低导热系数。气相二氧化硅和矿物纤维也是可选用的材质,它们同样具有适合作为芯材的特性,例如良好的隔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正阳县10毫米STP超薄真空绝热板厂家电话本公司主要生产销售:挤塑板,聚苯板,石墨聚苯板,岩棉板,玻璃棉卷毡,硅酸铝针刺毯,纳米气凝胶毡,水泥发泡保温板,STP真空绝热板,聚合物聚苯板,硅质板,橡塑保温管板,保温结构一体化板,珍珠岩,玻化微珠保温砂浆,FTC保温砂浆,轻集料混凝土,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彩钢夹芯板,防水背衬板,钢结构防火涂料,柔性有机堵料等各种保温防腐防火材料。本公司保温防火防腐产品规格型号齐全,一站式采购,让客户省时省力省钱。服务特点: 本公司各种保温防火材料规格型号齐全,质优价廉,现货充足,可全国发货。资质手续齐全,免费邮寄各种产品样品。本公司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
正阳县10毫米STP超薄真空绝热板厂家电话
生产工艺流程 3.1 核心工序 芯材预处理:纤维开松→梯度铺装→定型固化,确保孔隙均匀分布。 封装抽真空: 高精度真空腔体(限真空度≤10⁻³ Pa) 热熔封边技术(温度控制精度±2℃)。 质量检测: 氦质谱检漏(泄漏率≤1×10⁻⁸ Pa·m³/s) 热流计法导热系数测试(误差≤3%)。 3.2 技术难点 边缘热桥控制:封边宽度需≤5 mm,采用激光焊接减少热损失。 异形加工:通过模具预成型实现弧形/管状结构,但裁切会导致真空失效。 四、性能优势分析 4.1 热工性能 材料 导热系数(W/m·K) 等效厚度比 STP板 0.006-0.008 1 聚苯板(EPS) 0.041 6.8 挤塑板(XPS) 0.030 5.0 聚氨酯(PU) 0.024 4.0 (数据来源:) 4.2 综合特性 防火:A1级不燃(GB8624-2006),800℃高温下无熔滴。 性:无ODS物质,生产能耗仅为传统材料的1/5。 经济性: 综合成本比聚氨酯系统低15-20% 减少墙体厚度3-5 cm,提升得房率0.8-1.2%。 五、应用领域与案例 5.1 建筑领域 新建建筑:上海世博中国馆(STP板+干挂石材系统)。 改造项目:北京老旧小区改造(20 mm STP替代80 mm岩棉)。 5.2 工业领域 LNG储罐:-162℃工况下,30 mm STP替代150 mm泡沫玻璃。 轨道交通:高铁车厢地板保温(减重60 kg/节)。
核心性能优势 1. 超热性 导热系数0.008W/(m·K):仅为聚苯板(0.041W)的1/5,挤塑板(0.030W)的1/4,同等保温效果厚度可缩减至传统材料的1/5-1/10。 效益显著:山东地区1.5cm厚度即可满足65%建筑标准,相比岩棉系统厚度减少80%111。 2. 与性 A1级防火:无机材料通过GB8624-2012检测,1000℃火焰下无燃烧、滴落712。 抗震抗脱落:自重≤12kg/m²(瓷砖的1/4),抗风压强度≥8kPa,拉拔强度≥0.15MPa111。 寿命同步建筑:真空衰减率≤0.02Pa/年,设计寿命60年。 3. 施工与经济性 模块化施工:标准板尺寸600×400mm,可直接粘贴,工期缩短30%-50%14。 空间利用率提升:减少保温层厚度,每万平方米建筑可增加使用面积2%-3%711。 全周期成本低:虽单价为传统材料2-3倍,但节省后期维护费用,综合成本下降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