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著名的19家免费拍卖公司没有正规的收购公司,不管是国内外,都没有, 天上没掉馅饼的事。
央广网财经北京1月8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随着一波收藏热的兴起,古玩拍卖行业变得乱象丛生,甚至处处是陷阱、坑局。最近天天315节目接到多位藏友投诉,一些有拍卖资质的文化公司打着“境外拍卖”的幌子,招摇撞骗,骗取藏友钱财。这些文化公司的“骗钱路线”如下:恶意抬高市民藏品估价,“皆大欢喜”之余,轻松收取“境外拍卖”运作费,而后再无下文。
前提是让朱女士交3万元。
朱女士:我也被瑞艺德骗了,当时他说的是现场交易,就是叫我过来这个公司是很好的,你们可以直接跟买家鉴定,我后来也就是过来看一下,东西拿过来。
记者:我问一下,您这个东西是什么东西?
朱女士:我这个是明朝宣德的花瓶。
记者:明朝宣德的花瓶?花瓶给你估价估了多少钱?
朱女士:一千多万。
记者:那你这个花瓶是从哪里得来的?
朱女士:花瓶网上买的。
记者:网上买的?您这个花瓶是哪买的?
朱女士:地摊上买的。
记者:地摊上买的?
朱女士:对呀。
记者:他就跟您说值一千多万?
朱女士:恩。
记者:然后让您交一万块钱跟您做交易是吗?
朱女士:对呀。
还有一位广州的钟先生在这家公司还确实见到了买家,但这买家居然是一位阿拉伯人。“瑞艺德拍卖公司”给朱先生的藏品股价150万,需要交通关费2万。
钟先生:是一个海外的客户。
记者:您是见到了买家是吗?
钟先生:见到买家,它们当时的业务员联系我,他说那个买家要过来,要到我们这边谈,是阿拉伯的,不是咱们国家的,是海外人。
与这几位同行到上海“瑞艺德拍卖公司”要钱的还有二十几位藏友,但钱没要到,还被几个社会上的大汉给关了起来。后来报警后,也只能让他们自己协商处理。
记者打开了藏友们所说的上海“瑞艺德拍卖公司”的页面,第一眼就看到了这家公司发的一份声明,声明的颜色是和很多国家机关发布声明用的蓝色相同,并在最下方放上了国徽,这显然是违法违规的行为。记者拨通了这家公司的一位所谓的总经理,一位征集经理说要想拍卖需要把东西拿到公司去看一下,现场鉴定,并不需要去海外鉴定。但当记者追问为什么有的藏友说要到香港去鉴定还得缴纳通关费后,这位征集经理匆忙挂断了电话。
记者:怎么收呀你们这个钱?
记者:我那个估值120万。
记者:港拍是什么意思?
记者:是你们自己办的吗?
记者:那我如果流拍的话你还收钱吗?
记者:就是我给你的服务费你都可以退给我?
记者:那之前那个收了的钱可以退吗?
记者:你们还用重新鉴定吗?
记者:是在上海看还是在香港看。
记者:不用再运到香港去看啦?
记者:参加拍卖才运到香港的?那为什么也的人向你们公司准备找你们拍卖的人收了好几万块钱,都说是运到香港的出关费呢?
记者:我问您刚才的问题可以回答吗?
记者再次尝试播打这个电话,就没有人接听了。古典家具商会副会长于鸿雁说,由于收藏热的兴起,打着拍卖旗号行骗的公司不少,但他们往往钻了法律的空子,很难将他们绳之以法。
编辑梳理了当前古董拍卖公司的诈骗招数,有以下几个方面:
手段之一:没有拍卖资质的公司十有八九是不正规公司。
这些公司都是属于违法经营的公司,对外不敢明目张胆的挂牌,办公地点通常是设在一些高大的楼层上,偷偷摸摸的经营,其主要目的是骗取买家前期费用,以拍卖无关。他们可以把你的东西放在仓库里,过一段时间让你去取,那还算有点良知,有的甚至连公司都会消失了,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让你血本无归,是十足的坑。藏友们千万小心。
手段之二:打着知名公司的品牌经营的公司十有八九是坑公司。
这些公司既没有营业执照,也不敢对外明目张胆的挂牌,躲在高楼里偷偷经营,为诱骗买家既挂知名公司的牌子,也有自己的牌子,你问他的营业执照,他说是在总部,其目的是骗取拍卖的前期费用,以拍卖无关。在网络上通常打着知名公司的牌子打广告,宣传自己是某知名公司的藏品征集部,尤其是打着佳士得、苏富比、香港、澳门知名公司牌子的几乎都是坑公司。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运送、邮寄、携带文物出境,应当向海关申报;海关凭文物出境许可证放行”。这些名不正言不顺的坑公司打着为这些知名公司征集,实际上藏品是带不出去的,是Pianzi的一种借口。藏友们不可轻信。
手段之三:对藏品估价离谱的公司十有八九是坑公司。
为了迎合买家想要高价的心理,他们把你的藏品估一个高价,其目的是要按一定的比例收取前期费用。比如:某公司把1953年出版的一分和五分的两张普通纸币估价为9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按公司规矩百万元以下的按1%收取前期费用,那位藏友得要交9000元的前期费用,能拍得出吗?这两张纸币现在的实际行情就是4元钱。前期费用一骗到手,拍得出去与拍不出去是市场的事,是你的东西的问题,与征集部一点关系都没有。藏友们也不可轻信。
安徽的杨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事,他用手机浏览过一个叫上海“瑞艺德拍卖公司”的网页,几天之后就接到了这个公司的电话,问他是不是手里有大明元宝,可以拿到上海帮他做鉴定和估价。杨先生自己在网上查的能卖一百万,但“瑞艺德拍卖公司”告诉他能卖五百万,这样的高价让他立刻动了心,随后就到了上海“瑞艺德拍卖公司”。公司的工作人员立刻安排了专家,果然所谓的专家鉴定后。承诺杨先生可以参加公司在香港办的拍卖会。但前提是要交3万元通关费。
后面的事情可想而知,杨先生的大明元宝并没有卖出去,并且公司改口说这画是假的。这讲价下来的一万元也打了水漂,因为这家公司跟他签订的合同上明确写着,如果藏品流拍就不收钱,但通关费和服务费是不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