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1950年至1960年的宜兴紫砂壶,是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品种,这个时期的紫砂工艺,可以说是紫砂制造工艺能够流传至今、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历经战乱的宜兴紫砂从业者仅存五十多人,而制壶的老艺人更只剩下二十多人。在人民政府的扶持下,老艺人组织起了合作社,恢复了紫砂壶的生产。这个时期出现了朱可心、王寅春、顾景舟、吴云根、蒋蓉、裴石民等一批壶艺大师,这些大师的作品,精品迭出,砂质优良,工艺规范,受到了壶具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与青睐。
自2008年北京嘉德秋拍“至味涵硕紫玉金砂专场拍卖”取得骄人成绩后,紫砂壶拍卖价格节节攀升。在2010年嘉德春拍中,一把1948年由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的“相明石瓢壶”更以1232万元创出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许多人在咋舌之余,只能对紫砂壶“望洋兴叹”。
据考证,宜兴早在原始社会就开始烧制日用陶,唐、宋的古窑址更是遍布许多乡村。而紫砂文化起源于宋代,现代意义上的“紫砂”源于明代,它是从宜兴的制陶业中分离出来的。通常的说法,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弘治年间的供春,《阳羡茗壶赋》称供春为紫砂壶鼻祖,自此历代文人沿用至今。
……………………………
我司提供:免费鉴定~免费拍卖_(专注拍卖)_《无前期费用》
……………………………
业务内容:展览拍卖~媒体推广~鉴定检测~认证证书~私下洽购~信息咨询、个人买卖专场服务等;
……………………………
个人隐私:我们将实行一对一专业服务
……………………………
一次咨询、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