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5-19 18:19
河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顺利执行
《河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老龄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一)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一是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的突破。目前我省已有43个县(市、区)纳入新农保试点,覆盖人口两千多万;二是城乡低保、农村五保老人供养等社会救助制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全省城乡低保人均月补助标准提高到不低于200元和不低于60元的水平;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年人均2000元。出台了《河南省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规范》,城市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规范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三是有效推进高龄津贴制度,部分市地的高龄老人已按月领取高龄津贴;四是全面启动贫困计划生育家庭户的帮扶活动并不断提高补助标准;五是全面落实离退休老干部政策,切实保障离退休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四轮驱动,不断完善,努力保障广大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二)老年人医疗保障得到加强。一是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省参合农民7651.48万人,参合率达96.51%,农村老年人的医疗得到保障;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新建了1万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已全部投入使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就医场所;三是健康教育、重点人群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服务质量逐步提升。全省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46.4%,农村居民达37.53%。农村地区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村地区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障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四是加大了为老就医服务力度。多数医院为老年人医疗保健提供优先优惠服务,并简化程序、建立绿色通道、提供陪同就诊服务等。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一是把老年服务设施的建设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河南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二是居家养老服务普遍开展,截止2009年底兴办日间照料中心、托老站(点)等220所,为老服务内容和方式不断丰富,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多方面的服务需求;三是养老服务机构得到很大的发展。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基本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使全省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到3605家、238741张床位(其中:城市39348张、农村199393张),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43%。
(四)老年文体事业深入开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城乡老年人积极参与文化、教育和体育健身活动,讲究科学、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全省老年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和完善,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老年活动场所中,标准老年门球场2856个、老年地掷球场160余个、老年排球场56个、各种老年活动室13090个,以老年健身为主的文体活动中心(文化大院、文体苑)356个,其他体育设施2655个。利用现有资源广泛开展老年文体活动,已形成了经常性活动、重大节日集中活动、定期举办大型活动的老年文体活动制度,老年人已成为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主体,为建设和谐河南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广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维护。各地不断加大《老年法》的宣传和执法检查的力度,通过采取设立维护老年人巡回法庭、老年人维权岗、签订老年人赡养协议、开展“法律援助在行动”活动等措施,使广大老年人得到了更多的法律援助服务,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的维护。
我省老龄工作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养老设施和社会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与老年人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仍较突出;养老保障制度和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老龄事业投入不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养老保障水平差距较大。
为全面提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水平,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制度保障更加有力,老年消费趋于旺盛,老龄事业发展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使得本省老龄事业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舆论等方面具备了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
XX养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I
第一章 总论 1
1.1项目基本情况 1
1.1.1项目名称以及负责人 1
1.1.2建设性质 1
1.1.3建设地点 1
1.1.4编制程序 1
1.2编制依据、内容及范围 1
1.2.1编制依据 1
1.2.2编制范围与内容 2
1.3项目概况 2
1.3.1项目简介 2
1.3.2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3
1.3.3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6
1.3.4项目总投资与融资方案 6
1.3.5主要数据与经济技术指标 6
1.4结论 8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9
2.1项目背景 9
2.1.1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9
2.1.2我国养老体系建设政策背景 11
2.1.3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11
2.1.4河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顺利执行 13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5
2.2.1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需要 15
2.2.2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16
2.2.3符合上街区城乡发展规划及环境功能规划 17
2.2.4有利于塑造特色文化、提升上街形象 17
2.2.5是满足人民群众养老服务需求的需要 18
2.3结论 18
第三章 市场分析 19
3.1市场需求环境分析 19
3.1.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19
3.1.2河南人口老龄化趋势 19
3.1.3观念的变化 19
3.1.4社会上的“空巢家庭”逐渐增多 21
3.1.5现在中青年对未来老年人居住方式的选择的变化 21
3.1.6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21
3.2 市场定位 22
3.3政策环境分析 22
3.4市场供给状况 23
3.5我国养老服务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23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分析 26
4.1项目选址 26
4.1.1选址原则 26
4.1.2选址地点 26
4.2自然条件 26
4.2.1地理位置 26
4.2.2地形地貌 26
4.2.3气候条件 27
4.3工程建设条件 28
4.3.1道路交通 28
4.3.2基础设施 28
4.3.3法律支持条件 28
4.3.4征地拆迁条件 29
4.4社会环境状况 29
4.4.1社会经济条件 29
4.4.2农业水平 29
4.4.3工业与建筑业水平 30
4.5结论 32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33
5.1建设规模及内容 33
5.1.1建设规模 33
5.1.2建设内容 33
5.2建筑设计 34
5.2.1设计依据 34
5.2.2建筑设计原则 34
5.3总平面设计 35
5.3.1设计原则 35
5.3.2生活用房设置 36
5.3.3公共服务用房设置 37
5.3.4医疗保健用房设置 38
5.3.5公共活动用房设置 39
5.3.6行政及辅助用房设置 39
5.3.7绿化及室外活动设置 40
5.4安全措施 41
5.4.1建筑物出入口 41
5.4.2竖向交通 41
5.4.3水平交通 42
5.4.4安全辅助措施 42
5.5结构设计 44
5.5.1设计依据 44
5.5.2结构设计原则 44
5.5.3基本设计参数及荷载取值 44
5.6室内装修设计 45
5.6.1墙、地面装修 46
5.6.2厨卫产品的选择 47
5.6.3安全扶手的安装 48
5.6.4门窗的选用 49
5.6.5电气设计 50
5.6.6照明设计 51
5.6.7色彩设计 51
第六章 配套设施 53
6.1.供水工程 53
6.2排水工程 53
6.3采暖通风工程 53
6.4供电工程 53
6.5通讯设施 54
6.6污水处理工程 54
6.7无障碍设计 54
6.8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55
6.9有线电视系统 55
6.10紧急呼叫系统 55
6.11消防系统 55
6.11.1消火栓给水系统 55
6.1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55
6.11.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56
6.11.4消防广播系统 56
第七章 节能措施 57
7.1项目能源消耗种类 57
7.2节能设计 57
7.2.1设计依据 57
7.2.2节能措施 57
7.2.3建筑节能 59
7.2.4空调节能 61
7.2.5电气节能 61
7.2.6给排水节能 61
7.2.7节能管理制度 62
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 64
8.1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64
8.2 设计依据 64
8.3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 64
8.3.1水环境 64
8.3.2大气环境 64
8.3.3声环境 66
8.3.4固体废弃物 66
8.3.5施工期管理 67
8.4运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 67
8.4.1废水处理措施 68
8.4.2废气处理措施 68
8.4.3噪声处理措施 68
8.4.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69
8.5水土流失来源及防治措施 70
8.5.1水土流失来源 70
8.5.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70
8.6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71
8.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72
第九章 职业安全卫生消防 73
9.1职业安全卫生 73
9.1.1设计依据 73
9.1.2主要危害因素与危害程度 73
9.1.3安全措施方案 74
9.2消防 75
9.2.1设计依据 75
9.2.2消防措施 75
9.2.3火灾报警系统 76
9.2.4灭火系统 76
9.2.5消防知识教育 77
第十章 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78
10.1组织机构 78
10.2人力资源配置 78
10.3人员招聘 78
10.4人员培训 79
10.4.1领导干部培训 79
10.4.2技术人员培训 79
10.5项目管理 80
10.5.1项目管理 80
10.5.2资金管理 80
第十一章 养老院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81
11.1 建设周期的规划 81
11.2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81
11.2.1设计准备阶段进度控制的任务 81
11.2.2设计阶段进度控制的任务 81
11.2.3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任务 81
11.3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82
第十二章 招投标方案 83
12.1招标方案编制依据 83
12.2招标原则 83
12.3招标范围 84
12.4招投标程序 84
12.4.1招标 84
12.4.2投标 86
12.4.3开标、评标和中标 86
12.4.4合同主要条款 87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 88
13.1 项目总投资估算 88
13.1.1 投资估算依据 88
13.1.2 项目总投资 89
13.2建设投资估算 89
13.2.1工程费用 89
13.2.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90
13.2.3预备费用 97
13.3建设期利息估算及借款偿还计划 98
13.4流动资金估算 98
第十四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 99
14.1经济评价的依据和范围 99
14.2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99
14.3销售收入估算 99
14.4总成本费用估算 100
14.4.1外购原材料费 100
14.4.2外购燃料动力费 100
14.4.3工资或薪酬 100
14.4.4折旧费 100
14.4.5固定资产修理费 101
14.4.6摊销费 101
14.4.7其他费用 101
14.5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02
14.5.1利润总额及税后净利润 102
14.5.2投资回收期(Pt) 103
14.5.3财务净现值(FNPV) 103
14.5.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104
14.5.5总投资收益率(ROI) 104
14.5.6资本金净利润率(ROE) 105
14.6偿债能力和生存能力分析 105
14.6.1利息备付率 105
14.6.2偿债备付率 106
14.6.3净现金流量分析 106
14.6.4累计盈余资金 106
14.7企业财务状况指标 107
14.7.1资产负债率 107
14.7.2流动比率 107
14.7.3速动比率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