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玉器的由来
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距今约5000至6000年,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玉器后期抛光因为手工和机械的关系,也会呈现不同:手工抛光玉器的阴槽里和光面的线比较乱,有深有浅、有长有短,有点状的、有断续的,现代机械抛光的痕迹是非常的细密均等。
红山文化玉猪龙对人 人类最早接触的猪,只能是凶猛的野猪,在人类早期与野猪的搏斗中,人类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胜利者,野猪的獠牙和健壮的体魄必定成为人类羡慕的对象,这种由羡慕而成的崇拜,使野猪成为人类的崇拜物,成为某个氏族的图腾。这样就会产生以猪为原始形态的艺术品,猪的雕塑品就出现了。在红山文化分布的区域,发现了一些大型的石雕猪,玉猪龙就是最好的证明。玉猪龙图片如下图1
图1
C型玉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类之一.目前所知能够确认出土地点的两件红山文化玉龙——c型碧玉龙、C型黄玉龙均出土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境内,被认为是中国龙的最早起源之一,玉器中装饰品的种类最多有:壁、双联壁、三孔器、环、勾云形佩、玉鱼、兽面佩、蝉形佩等。红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玉器有C型玉龙,被誉为“中华第一龙”。C型龙图片如下图2
图2
红山文化玉器的主要工艺特征 表面抛光、瓦沟纹、刃状边、圆雕、凸棱纹、阴刻线纹、“象鼻穿”等。红山文化玉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综合体现了红山文化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各个侧面,经历了作为图腾而被顶礼膜拜,逐步演变为巫术活动中用于祈祷和祭祀的巫玉神器,最终升华到礼敬天地祖先专用的礼器这种漫长进化过程,是中国玉礼器文化的重要源头。
红山文化以往成交记录
名称 成交价 日期
红山文化玦形猪首龙 RMB1,400,000 2003-08-30
红山文化黄玉狩首虫身坠 RMB1,320,000 1999-07-03
红山文化玉雕牛头人身兽神像 RMB1,300,000 2011-07-17
红山文化玉兽形 RMB2,640,000 2014-12-09
红山文化玉雕太阳神 RMB2,420,000 2015-1-15
从古至今,红山文化玉器之所以绵延不衰,似陈酒越久越香,究其原因,如何辨别主要有四:
其一造型:红山古玉造型有时代性。红山文化玉器的造型深厚、凝重,既概括洗炼,重点部位突出,又有不同于一般特征的神韵。如红山玉器的动物造型,既生动,又拙朴、豪放。现实仿制的红山动物玉器,只能做到形似,总体上拘谨、呆板、无生气,难以捕捉到原器物固有的神韵,很难模仿到那个时代的特征。
其二纹饰:红山玉器的工艺,主要是各部位的过渡自然,表面光泽细腻,少有磨痕,除个别小型佩件大多无玻璃光。不论动物或器物,一般都有穿孔,多系对钻而成,也有从一面钻进的马蹄形孔,孔壁呈粗螺旋状,有的孔中部交接处出现错位棱台,也有的是对面蹭磨而成光泽无螺旋纹的孔,交接的薄层上钻一小孔。扁平器物在工艺上多两面加工,内外边缘成刃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三沁色:沁色是古玉器的年代标志,也是判断真伪的重要依据。在外部侵蚀条件下生成的沁色,表面常伴有侵蚀的共生物质,同时出现在玉器上。红山文化玉器,天然沁色较少,较轻,常见的有雾状白色水沁、黄褐色土沁、红色沁、黑色沁,少数有绿色铜沁。红色类血沁和绿色铜沁,多出现在黑色或黄白色皮壳之下。
其四旧色与光泽:红山文化玉器一般表面无玻璃光,表面光泽与玉的硬度及解玉砂颗粒的精细相关。一般地说,玉质硬度高光泽强,磨砂痕轻,玉质软、石性重者光泽差;解玉砂颗粒匀细光泽强。刚出土的红山玉器表面都有一层柔和的老玉特有光泽,不同于现代的油蜡抛光技术。
红山文化作为传承了几千年的历史文物,承载了太多的文化故事,也是我们去了解历史的途径。红山文化玉器的价格就可以看出,现在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这也是对历史传承的肯定。因为红山文化的不可再生性,我们相信其价格必定会增长。在前几年,内蒙古赤峰一代,仿造出一些可以乱真的红山文化,导致市场有过一段时间的低迷。通过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士的不懈努力最终还是制止了类似破坏文明的违法手段。如您手里有红山文化,建议您到正规机构鉴定下,如果您的是对的,那么我相信您做梦都可以笑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