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对接焊缝缺陷检测对于纵向焊缝的检查主要有以下要求:
1.底圈壁板当厚度小于或等于10mm时,应从每条纵向焊缝中任取300mm进行射线检测;当板厚大于10mm、小于或等于25mm时,应从每条纵向焊缝中任取2个300mm进行射线检测,其中一个位置应靠近底板;当板厚大于25mm时,每条焊缝应进行100%射线检测。
2.其他各圈壁板,当板厚小于25mm时,每一焊工焊接的每种板厚(板厚差不大于1mm时可视为同等厚度),在初焊接的3m焊缝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射线检测。以后不考虑焊工人数,对每种板厚在每30m焊缝及其尾数内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射线检测;当板厚大于或于25mm时,每条纵向焊缝应100%射线检测。
3.当板厚小于或等于10mm时,底圈壁板除第1项中规定外,25%的T字缝应进行射线检测,其他各圈壁板,按射线检测部位的25%应位于T字缝处,当板厚大于10mm时,全部T字缝应进行射线检测。
钢结构安全性检测内容及:
(1)材料强度检测;
(2)连接。钢结构结构的连接与性能的检测可分为焊接连接、焊钉(栓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连接等项目。
(3)钢构件尺寸与偏差。
(4)缺陷、损伤与变形。钢材外观的检测可分为均匀性,是否有夹层、裂纹、非金属夹杂和明显的偏析等项目。
(5)构造。杆件的长细比的检测与核算,可按规定测定杆件的尺寸,应以实际尺寸核算杆件的长细比。
(6)涂装。钢结构防护涂料的,应按现行相关产品对涂料的规定进行检测。
(7)钢结构动力特性。可对钢结构进行动力,振动的、振幅等参数,用以分析钢结构与建筑物之间的动力特性。
(8)安全性鉴定。根据以上检测结果,依据《户外设施技术规程》CECS1482003进行安全性鉴定。
钢结构检测流程及:
1、钢结构的外观检测
现场检测发现钢结构钢柱表面油漆剥落并锈蚀,柱脚锚栓个别部位缺少螺母、螺母与锚杆未拧紧等现象,钢结构桁架杆件油漆剥落严重并锈蚀,其余构件保存完好,未发现明显破损状况。
2、轴网尺寸及构件几何尺寸复核
现场采用钢卷尺和游标卡尺对钢结构的轴网尺寸及构件的几何尺寸进行抽样复核,检测结果表明该钢结构轴网尺寸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设计要求。
由表中可以看出钢结构构件几何尺寸除钢柱壁厚偏差超出规范要求外,其余构件几何尺寸基本设计要求。
3、钢结构倾斜检测
使用全站仪按照变形测量中投点法的有关规定,测量钢结构钢柱顶部相对于底部的偏移值。检测结果表明钢结构钢柱向北偏移18㎜,倾斜率为0.86‰,向东偏移26㎜,倾斜率为1.24‰,钢结构钢柱虽有一定倾斜但未超出规范允许值4‰范围,使用要求。
对钢结构的材料进行检测
对于钢结构的材料来说主要分为:钢结构的防护用材料、钢结构的连接用材料和钢结构的构件用材料。如图一所示钢结构的外部防护以及连接构件。
1、对钢结构的防护用的材料进行检测
对于普通的钢结构材料来说,一般是不防火、不耐腐蚀的,根据其外部的使用方面的要求,在钢材的表面进行防火、防腐的涂装,这样就可以将热源和侵蚀隔绝。主要用到的是防火和防腐、防锈的涂料。主要的检测内容包括对涂层的表面、耐腐蚀性、成膜的表面的光泽性能,涂料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耐盐水性、干燥时间、黏度等)和涂料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
2、对钢结构的连接用的材料进行检测
对钢结构进行连接的时候主要运用的是连接件连接或者焊接,其中连接件主要包括锚栓、普通的螺栓和度螺栓等。在运用连接件的连接上,主要的检测就是连接件的性能、规格、品种符合相关的设计规定的要求。对于焊接用的材料来说,主要包活焊剂、焊丝和焊条,所有的检测都应该与国标规定相符合。
荆门焊缝探伤
钢结构缺陷、损坏和变形检测要求
钢结构钢的外观检测可分为均匀性,是否有夹层,裂缝,非金属夹杂物和明显的偏析。当对钢的存在疑问时,应对钢原材料进行机械性能或化学成分分析。钢结构损伤的检测可
分为裂缝,局部变形,腐蚀等项目。
通过观察和渗透可以观察到钢裂纹。使用渗透法时,应使用砂轮和砂纸抛光分表面和周围20mm的区域,不应有水垢或焊渣。清洁剂,污垢等。用清洁剂清洁表面,干燥
后喷洒渗透剂。渗透时间不应少于10分钟。然后使用清洁剂去除渗透剂的表面,喷洒指示剂并保持10分钟。30分钟后,观察是否有裂缝显示。
钢结构构造检测要求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的检测杆的变形和板的变形等,并测量变形。应根据电流《钢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5进行变形评估。通过观察或锤击可以检测到松动或
破裂的螺栓和铆钉。结构构件的腐蚀,腐蚀程度可根据《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 8923确定,并且还应测量钢板厚度的腐蚀程度。
钢结构检测除了以上的检测项目外,还有钢结构安全性鉴定,具体可依据CECS148-2003《户外设施钢结构技术规程条文说明》来检测,钢结构动力特性检测主要是通过检测振动的
及振幅等数据来分析钢结构与建筑物的动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