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电线电缆检测 资料员送样单位

时间:2023-06-16 09:56

   主要的检测业务范围包括:建筑材料检测、水电检测、电线电缆检测、保温材料检测、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建筑幕墙检测、钢结构检测、随州建筑节能检测、见证取样工程检测、地基基础工程检测、主体结构工程检测、钢结构工程检测、室内空气工程检测、建筑节能工程检测、设备安装工程检测、建筑幕墙工程检测、工程监测与监。 电线电缆检测 资料员送样单位

  外墙保温复检需要下述材料:

  1、施工材料报审

  其中包括保温材料的生产合格证,保温材料生产厂家的检验报告,保温材料进入工地的保温材料抽查复检报告(注意:要请有建筑节能资质单位进行保温材料节能检测并出具的保温材料节能检测报告),如果是保温棉之类的,还需要有防火材料等级检测报告并通过当地消防部门检查认可。 另外,该保温材料还需要取得当地建委节能办颁发的节能材料许可证或准用证。

  2、工程施工中间报验

  外墙保温施工记录,外墙保温隐蔽验收记录,外墙保温工程检验批验收记录。 ? 外墙保温节能工程检验批验收记录,各分项、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3、工程竣工资料

  资料里面必须有设计文件、合同、材料见证取样报审、开工报告、检验批、验收单、等原材料的一整套资料,施工记录,分项工程验收记录和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4、现场施工取样

  保温材料、增强网、钢丝网架、锚固件、抹面砂浆、粘结砂浆、粘结剂、抗裂砂浆等。 具体看国标节能要求GB-50411或设计施工图上的节能保温要求。

  现场按《外墙外保温应用技术规程》 DBJ14-035-2007取样:建筑面积在20000平米内抽检不少于3次(份),大于20000平米的不少于6次(份)。

  建筑节能材料的检测技术

  (1)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检测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由胶粉料和聚苯颗粒等组成, 施工时加水搅拌均匀, 抹或喷在基层墙面上形成保温层, 其保温性能和力学性能都与干密度密切相关。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干密度试件尺寸为 300mm×300mm×30mm、抗压强度试件的尺寸为 100mm×100mm×100mm。制备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试件, 应按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比例和, 将水、胶粉料和聚苯颗粒搅拌至均匀, 用油灰刀将浆料逐层加满并略高出试模, 用油灰刀沿模壁插数次, 然后用抹子抹平; 试成型后用聚薄膜覆盖, 并按要求进行养护。

  (2)胶粘剂、抹面胶浆检测

  在建筑工程行业 《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JG149- 2003) 中, 对胶粘剂、抹面胶浆的浸水拉伸粘结强度试验是引用《陶瓷墙地砖胶粘剂》JC/T547-2005 的养护条件和《建筑室内用腻子》JG/T3049- 1998 的试验。其做法是: 将填涂胶粘剂、抹面胶浆的水泥砂浆块试样的胶粘剂、抹面胶浆层向上,水平置于砂浆上面,然后注水到水面距离砂浆块表面约 5mm处,静置7d后将试件取出并侧面放置,在 50℃±3℃恒温干燥箱内干燥24h, 然后于试验条件下放置24h 后进行试验。笔者认为这种是正确的。

  (3)导热系数检测

  导热系数是评价保温材料绝热性能的主要技术依据,其物理意义为: 在稳态传热条件下,当其两侧温差为1℃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测量材料导热系数的主要分为稳态法和非稳态法,依据《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GB/T10294- 2008。我们采用基于稳态法的平板导热系数测定仪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

   因此,一定要严守验收环节,才能首要保证工程。2、必要的强制性检测根据相关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项目检测,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才能工程中的通病,防止伪劣材料进入工地。1、委托单位应向检测单位提供委托单位资质及取样人员上岗证书,递交见证单位和见证人员书。 电线电缆检测 资料员送样单位

  装饰装修工程物资检验项目及见证取样和送检项目

  1、装饰装修物资主要包括抹灰材料、地面材料、门窗材料、吊顶材料、轻质隔墙材料、饰面板(砖)、涂料、裱糊与软包材料和细部工程材料等。

  2、根据规范: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类型的材料应至少抽取一组样品进行复试,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应对以下物资及其性能指标进行复试:(1)抹灰及粘贴板材用预拌砂浆的保水率、抗压强度、拉伸强度(2)室内用人造木板和饰面人造板的甲醛含量;(3)室内用天然花岗石放射性;(4)吊顶、轻质隔墙和细部工程使用的安全玻璃安全性能(文件要求)。

  3、根据GB50325-2010中强制性条文规定应做有害物资检测的有以下项目:

  (1)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的放射性指标。

  (2)人造木板和饰面人造板的甲醛含量。(3)内墙涂料、粘结剂的有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或苯)含量。以上物资的污染含量检测报告应由物资供应单位提供,可以是单独的污染含量检测报告,也可以是性能检测报告中具有污染物检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