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母猪不同阶段的饲养和管理措施

时间:2017-07-08 14:40

  分娩母猪的饲养

  管理目标:使仔猪获得充分的初乳,从而获得较高的母源抗体,增强仔猪抵抗力,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防止乳猪冻伤或压死,提高仔猪成活率,保证母猪良好的状态和采食量的恢复。

  饲养管理:对怀孕100天左右的母猪进行体内驱虫,产前20天~30天的母猪,应接种大肠杆菌等疫苗。在产前3天~7天调入产房时,先给母猪洗澡、消毒后再进产房,分娩前4天开始减少饲喂量,每头饲喂量从2.5公斤/天逐步减少到0.5公斤/天,以防妊娠延长及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症的发生,并可将死胎数减少到最低。若产前母猪处于高烧、便秘、拉稀等病态,则须尽快消除。若母猪产后处于病态,则将影响初乳的质量和数量,造成仔猪下痢,甚至造成仔猪全窝死亡。产房环境的要求:冬暖夏凉,舍温适宜在17℃~25℃。

  哺乳期母猪的饲养

  管理目标:提高母猪泌乳量和乳汁质量,提高仔猪断奶重,提高仔猪成活率。

  饲养管理:尽可能把产房的温度控制在15℃~20℃,同时对哺乳仔猪作小范围的保温工作(1日龄~3日龄为30℃~32℃,4日龄~7日龄为28℃~30℃)。当天产仔的母猪,可停喂或少喂料,但应及时给母猪饮水,后3天~4天内不让母猪吃饱,5天后逐渐加料,第一天,0.5公斤/日,4天~6天,2公斤/日,7天后,4公斤~5公斤/日,日喂3餐,断奶当天停喂,断奶前3天要逐渐减料。分娩后2天~3天内必须细致观察仔猪的发育状态,如发现仔猪瘦弱,证明乳汁不足,可在产前1个月添加益母王以增加母猪泌乳能力,当仔猪28日龄达6公斤~7公斤可断奶,35日龄可迁往保育舍。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主要任务: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减少母猪子宫炎的发生。母猪断奶当天,停止或少喂饲料,然后在一周时间内逐渐增加到3公斤~4公斤哺乳料至发情,以补充体况恢复的需要。配种后根据体况,喂2公斤/日怀孕料,防止早期过肥。注意观察发情,大多数母猪离奶后3天~7天发情,因此,离奶后3天开始查情或将公猪赶至母猪附近以刺激或检查发情。离奶10天后仍不发情母猪的管理:群养并用公猪刺激发情,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2天~3天,而且要适当加强运动。

  母猪戒料香的特点:

  a、促进母猪胎儿发育,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提高产仔数,提高初生重。

  b、提高哺乳母猪的泌乳量,改善奶水品质,促进奶水分泌,提高断奶重,缩短断奶时间。

  c、促进母猪断奶后正常发情,缩短间情期,提高母猪生产利用率。

  d、综合提高母猪年生产能力。

  e、调整肠道菌群,健康母猪肠道,提高肠动力,彻底解决母猪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便秘,减少毒素蓄积;减少垂直感染,减少弱仔死胎、母仔垂直感染。